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
鲍满定,男,中共党员,现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思政辅导员。2010年9月份开始,嘉兴学院作为学生公寓管理改革试点单位,他便作为学生驻楼辅导员,把办公室从行政楼搬到了女生公寓,一门心思要把学生自治办出特色。期间,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实、做细、做真试点工作,把众多时间真诚地献给了亲爱的广大同学,放在了平凡的岗位上,被学生们戏称为“妇联主任”。
平凡事情,用心对待。2010年下半年,他接手试点工作,公寓从最初的空白一片到如今的温馨家园。他时时刻刻在勤奋思考,认真查找资料,向有关老师和领导讨教国内外的“书院制”建设情况,同时结合学院的实际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深入调研,制定学院学生公寓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正是心里点点滴滴的积累,百分之百的用心去对待工作,深入同学当中,以生为本,才使学生公寓管理改革顺利实施。
公寓自治,营造公寓文化。他积极营造公寓文化,以学生自治队伍为抓手,狠抓管理,重塑文化。学生公寓里,上到楼长,下到寝室长,全都是学生,“公寓自治”让学生们既享受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快乐,也感受到了作为其中一员的责任。公寓管理中心聚集了一些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组成自治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很复杂,小到查夜、检查寝室卫生,大到组织学生活动、防火防盗等,事无巨细。
“南湖港湾”,体现家的归属感。他负责的这次改革,给学生公寓带来了一片全新气象。公寓管理中心的“党员之家”被称为“南湖港湾”,里面设施齐全,有钢琴可以给考级的同学抽空练习;有电脑给没带电脑的同学使用;有书报、饮水机、桌椅、沙发,同学们闲时可以泡杯热茶坐下来静静地翻翻书报杂志。寝室文化节、篮球赛、十佳歌手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陆续展开,把菁菁校园所特有的激情和活力充分地展示出来。
他说,公寓管理中心正积极努力营造一种属于家才有的温馨,告别寝室与寝室之间的隔膜,让学生们走出寝室,快乐交流,对自己的公寓有家的归属感。学院也有意让这样的“家文化”从学生公寓开始,慢慢走进所有学生心中。
如今,他正继续朝着“公寓自治”方向大阔步前进。
程俊杰:学生100%就业是他的快乐追求
他从事专业技术教学工作32个春秋。他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踏实细致的作风默默感染学生;他了解企业,熟知大学生就业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他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100%就业是他的快乐追求;他赢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同时,也受到同行的肯定和赞誉。
引航指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他结合专业特点与所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衡量,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清楚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适合做些什么?”使学生去思考自己所学专业与相关不同职业对就业者素质要求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的完善自我,提升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充分开发学生对于学习本专业和相关知识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他了解企业将道德品质、工作态度作为判定应届生材质的优劣,是能培养、磨练、打造的基础。作为班主任主动利用班会、实习实验、各类班团活动、下寝室与学生交谈中渗透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操守等在今后从业中必须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他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考虑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假期安排学生下企业锻炼,了解社会需求动态正确估价自己,避免选择职业脱离现实,形成健康的择业心理和正确的就业意识,为今后就业做准备。
言传身教,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师他研究开发了专业综合技能实验实训设备,其中三个实验室建设项目分别获得百万元以上的省财政资助,还主持校级实验室建设项目,他所研发的项目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平时积极引导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的综合理解,增强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的考工与考证,力争取得多种技能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资质基础。
倾心关爱,学生100%就业是他快乐的追求。他主动联系自己的朋友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工作单位,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帮助分析选择职业岗位的适合度,带领学生去车间或工地现场实地了解,在充分了解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基础上签订就业协议,采用这种方法落实的就业,学生职业操守比较稳定,用人单位比较满意。在就业中他先重点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个别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积极给予帮助,落实适合的岗位,不遗漏一个学生。他担任二个毕业班的班主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达到了100%。
周苏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周苏红,女,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我国著名女排队员,多次荣获世界冠军,为国家争光,为省添彩,2010年获广州亚运会女排冠军和“浙江骄傲——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特别奖”,现任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竞技体育五系副主任。她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对学习、工作、事业、家庭、生活的责任比作泰山还重,真正体现了一名普通党员坚定的信仰和模范带头作用。
华丽转身 成功转型
2010年2月,周苏红华丽转身、成功转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女排队,一边在浙江大学上课学习,一边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竞技体育五系履行系副主任职责。从运动员转换成为运动队的管理者,她要学的东西很多。她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她知道自己的学习基础没有同学们好,但通过加倍的努力逐步缩小了与同学们的差距。她从无明星的架子,没有特殊情况从不请假,一直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她争分夺秒地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和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角色转换,并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010年9月下旬,在国家女排最困难的时候,周苏红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舍小家为国家,舍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克服年纪大、伤病多、爱人因工伤长期卧床需要照顾等种种困难,义无反顾地重新回到了阔别2年之久的集体。周苏红说:“当时已有半年多没打球了,但自己毕竟是从这个集体走出来的,现在队伍需要我,当然要义无反顾。起初想到要离开家人,尤其是卧床的丈夫,心中有些不舍,但他们对我非常支持,这也是我回归的最大动力。”周苏红回到国家队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恢复性训练中,依靠一名普通党员坚定的信念、对排球事业的热爱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作为动力,很快就与队友们融为一体,在队中扮演核心角色,很好地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在亚运会比赛场上,在比分落后的关键时刻,周苏红挺身而出,带领全队顶住了压力,连得数分,上演了大逆转精彩好戏,勇夺金牌,为中国女排的亚运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说,是大家给了她很多弥补,是场上每一个人的努力才有了最后圆满的结局,让她在继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再一次体验了如此美妙的感觉,也让她的最后一次亚运之旅以完美谢幕。
无论是训练比赛、学习工作,还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周苏红经常激励自己:努力了并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就一定会失败,所以不管结果怎样,真的尽力了就问心无愧。
赵彬: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赵彬,男,中共预备党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7级USQ(国际财务与金融)专业商学50班班长。被评为2010年城市学院“公益之星”,多次获得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德育先锋项目奖学金。拱墅区图书馆5小时、血液中心9小时、福利中心4小时、中国休展会(卡塔尔驻华大使翻译联络官)36小时,中国500强企业峰会60小时、丽水庆元县月山村支教80小时、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藤岛康介联络员)75小时……大学4年里,300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他一直努力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的承诺。在每一次的志愿者活动中,他严格要求自己、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入党时的庄严誓词。
“在接待卡塔尔驻华大使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路上堵车,到了酒店后空调又坏了,他当时就很生气,一直冲我发火。”他说,“这些意外因素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当时自己感到特别委屈。”但他也知道不能发脾气,他有他的法宝——“微笑”,微笑着耐心解释,解释不通就笑而不语,坚冰往往就是这样融化的。此后的各项活动中,赵彬一直很用心地接待这位大使,还自费买了中国茶叶送给他。大使对他的服务大加赞赏。
他还和爱心教育援助基地的志愿者一起,到庆元县月山支教。支教条件十分艰苦,几乎每餐只能吃蔬菜,还有蚊虫的叮咬和烈日的暴晒。17个队员们在10多天的支教中,每天要管理80多个年龄跨度从4岁直到高中的学生。每天,队员们都要开会讨论第二天的上课内容。“10多天里每晚都要备课到12点多,第二天6点钟起床。为了提高讲课质量,我会抓紧中午时间查漏补缺。每天的生活很忙碌,也很充实。”赵彬如是说。支教回来后,赵彬就生病了,挂了几天盐水后,又赶到杭州参加中国500强企业峰会志愿者培训,5天培训之后,是学院的迎新活动。别人正享受着暑期,而他从8月10日到9月10日一直没有停止工作。
志愿者标志是一个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体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赵彬从一开始的字面理解,到现在身为四星级志愿者和学院“公益之星”,他从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了此标志蕴含的意义。在参与志愿服务之余,赵彬还积极宣传志愿者精神,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志愿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他说,“出色地完成服务工作,是党赋予我的光荣使命。为此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骄傲。4年下来积累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我大学即将毕业,但是志愿者的道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做志愿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