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作出批示:要广泛宣传俞佳友的事迹,并作为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随后,省委书记赵洪祝作出批示:俞佳友同志的事迹平凡而感人,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特别是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其先进事迹。3月中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国家级权威媒体专赴青田,对俞佳友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3月23日,青田县隆重举行了俞佳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其先进事迹感动了现场所有听众。现将俞佳友同志先进事迹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
无怨无悔献身农村基层
——记省下派青田县万阜乡农村工作指导员俞佳友
俞佳友,浙江日报记者,2009年2月下派青田县万阜乡蒲州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两年多来,不仅热衷扎根山乡、尽职尽责,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捐助捐物达150余万元,被群众形象地称为“为民记者”。俞佳友同志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省直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去年浙报集团党委作出决定,号召集团党员干部和采编人员向俞佳友同志学习。
扎根基层,做真情为民楷模
“作为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我到万阜乡的工作就是服务‘三农’,说大点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说小点就是让村民得到实惠。”俞佳友诚朴地说。两年多来,俞佳友通过各种渠道给村民提供致富信息,鼓励村民种植高山蔬菜,打造“刘基菜园”商标品牌。仅2010年,万阜乡就有498人通过种植高山蔬菜,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2500元提高到了12000元。
万阜村男孩夏明明不幸患上了骨癌,但家庭困难,无钱医治,俞佳友利用记者的职业优势,连续跟踪报道,帮助筹款11万余元,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在我们最苦最难的时候,是俞记者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关心我们、帮助我们、鼓励我们。虽然孩子不幸走了,但我们从心底里永远感谢他,是他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夏明明的母亲周秀琴回忆起俞佳友真情帮助的点点滴滴,总是热泪盈眶,充满感激。俞佳友以一颗赤诚之心,献出一片真情,真正成了村民最贴心的“亲人”。
埋头实干,做创先争优标兵
俞佳友始终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落实在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实践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时代精神。
2009年,初到万阜乡的俞佳友和乡领导一起深入调研后,提出发展高山蔬菜、稻田养鱼、杨梅和油茶等产业,是符合万阜发展的好路子。他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到农业部门找人联系收购商,帮助乡里注册“刘基菜园”商标,并在全国各大媒体上发表文章,努力将“刘基菜园”的牌子推向市场。如今,万阜乡已成为温州市“菜篮子”的供应基地,2010年全乡农民在高山蔬菜上的收入达到1000余万元。
俞佳友还热心公益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帮助解决难题。通过报道拉开媒体爱心助学的序幕,“开往青田万阜的爱心列车”为314名学生筹集到款物70多万元;积极争取浙报集团的支持和社会捐助,解决蒲州村40多万元的自来水工程资金缺口,使村民喝上了干净水。
倾心付出,做无私奉献典范
俞佳友始终秉承党报记者的奉献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群众心中矗立起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精神丰碑。
俞佳友主动舍弃省城的繁华舒适,来到青田县后,他自告奋勇来到了最偏远的万阜乡,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担当起了帮助山区发展的重任。2010年2月期满时,万阜乡领导和村民盼望其留任的请求书送到了浙报集团,俞佳友在争取组织的同意后,毅然作出了留任的决定,义无反顾的继续服务基层。
俞佳友的妻子高度近视,戴上眼镜的视力也只有0.3,刮风下雨骑车连路都看不清;女儿才上小学三年级,在学习和生活上正是需要父亲关爱的时候。到万阜后,他经常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根本无法照顾妻女的生活。对家人,俞佳友倍感内疚和自责,但对选择做指导员工作,却始终无怨无悔。
俞佳友亲民、爱民、为民的公仆情怀,反映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