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您在天堂过得还好吗?儿子十年不见您一面,您还怨儿子吗?吸毒让我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亲情,我好恨自己……”清明节这天,戒毒人员胡全(化名)给逝世的父亲写了这封信。写着写着,眼泪便落在了稿纸上。
清明节这天,省十里坪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戒毒人员中开展了“给天堂里的亲人写封信”活动。一封封寄托哀思的信件,使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所里蔓延开来。
37岁的胡全已是第四次进戒毒所了,谈到前两次进戒毒所的经历,他感慨万千。
“我是从23岁开始吸‘粉’的,之前自己做服装生意,做得还不错。我爸是老师,性子直,逼着我去戒毒。我不听,瞒着他跑到外地继续吸,他一急,举报了我。我第一次强制戒毒,是2年。”
2年后出所,老胡很快又和以前的“粉友”混在一起,重蹈覆辙。这一次,父亲仍然毫不留情地举报了他。
“第二次,是3年。你说天底下有哪个做父亲的像他那样!”两次被父亲“大义灭亲”,胡全带着恨意又进了戒毒所。
第二次出所后,老胡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一个人在外地混。5年前,父亲病危,他也狠着心没回去见最后一面。
他说自己并不冷漠,对父亲有着很深的爱,但是一直被固执和怨恨掩盖了。在戒毒所的这段日子,他的心态慢慢平静,不断的反思中,固执和怨恨早已被深深的自责后悔所取代。
“爸,求您在天堂原谅儿子的不孝。如有来世,还愿意做您的儿子。”胡全强忍住眼泪,为这封信画上句号。
和胡全相比,小沈算是个幸运儿。
小沈出身单亲家庭,由母亲一手拉扯大,从小学习努力,大学毕业后进了当地的一家事业单位。一次聚会中,朋友拿出了“摇头丸”宴请大家,小沈忍不住诱惑吸上了。
这一吸,就进了戒毒所。
“我还记得母亲会见时的样子。那天天很冷,她穿着件单衣,手里却提着件送我的棉衣,整个人比以前憔悴了许多。她告诉我给我账上汇了1000元生活费,让我好好过。可是我知道她每月就靠300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费过日子。”
3个月后,小沈接到当地街道办的电话,得知母亲肺癌晚期,已经不行了。
“所里知道后,准了我2天的假。我急匆匆往家赶,总算见了母亲最后一面。”小沈说,母亲最后叮嘱他一定要戒掉毒瘾。
十里坪所教育科科长李永飞说,开展“给天堂里的亲人写封信”活动,主旨是呼唤亲情,反思过去,拥抱未来。让戒毒人员带着对亲人们的那份爱,坚定戒断信心,做生活的强者。
“这些戒毒人员写的信我们会全部保留。”所长赵建功表示,他们会把这些信作为教育警示戒毒人员的资料,让每个新入所的戒毒人员都好好看看,不要再有类似的人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