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系统传真 > 省教育系统 正文
2011年3月“高校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党员篇

  2011年3月“高校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

  ·党员·

  浙江农林大学张业放:独木不成林 创新也要可持续

  浙江海洋学院戴善国:师生满意是我的心愿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奚立民:“学业、身体、家庭受影响虽亦可忧,但更担心工作没有做好而辜负了组织的厚望。”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徐红健:创先争优看得出 关键时刻站得出

  张业放:独木不成林 创新也要可持续

  张业放,男,中共党员,浙江温州人。现为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机械072班学生,曾获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申请超过160项专利,其中获得授权证书152项。他在痴迷发明的同时还带动身边的同学以及学弟学妹们进行创新发明。

  可以自动升降、方便清洗的吊扇,能自动从刷子里流出洗衣液的多功能板刷,可升缩、拆卸的羽毛球拍,接口与存储部位可折叠的优盘……有不少已经得到转化和推广。根据他所申请和获得的专利数来计算,从大学第二学期开始申请专利算起到现在大约3年时间,平均每个星期,他都能够获得1项专利。

  说起张业放为何如此钟情发明,起因竟是因为家境贫寒,他希望通过发明解决自己上学费用,并用剩余的钱为父亲治病。随着发明专利的逐年增多,他的经济收入也越来越丰厚,他渐渐开始思考自己进行发明创造的社会意义。他深谙“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他说:“我真的不希望我只是个发明专利的传说,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在大学里搞发明创造。”为了尽快带出一批创新发明“接班人”,他做了三件事:

  一是主动要求参加新学年开学初的“新老生交流会”,向新生们灌输创新意识,普及专利知识,激发他们创造发明的兴趣。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自己是怎样从一进校什么都不懂,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帮助到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再到喜欢上创新发明这一路走来的收获和得失。他说:“发明创造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在其他同学游山玩水、打球下棋的时候来做这些事情,充满着寂寞,但也充满着收获,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方式都能得到很大提高。”

  二是培育创新团队,壮大发明者队伍。在他的积极引导下,一些同样热爱创造发明的学生加入了他的创新团队,在他的悉心帮助下,这个团队也已获得许多专利。机械081班武光晨同学申请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能拖拉物品的防盗可折叠凳子的设计制造”时,他细心指导他填写申请表,现已获得专利授权;高分子材料2009级的岳峰同学在申请“两用牙刷”、“尿检标本杯固定装置”专利时,他手把手教他填写专利申请书,当国家专利局要求办理补证时,尽管他也是第一次遇到此类问题,但通过现学现教,帮助岳峰同学顺利拿到了专利证书。类似得到他帮助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机械072级的方建江、沈成,木工083班的张磊、谢林林等一串名字的背后凝结了他们一起发明创造的故事。

  三是设立发明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创新发明起步阶段的学生。他把学校奖励的10万余的创新项目奖金的70%设立了发明基金,以资助和鼓励更多的同学开展发明工作。他说:“搞发明创造既孤独又不孤独,孤独是因为创造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时间,需要耐得住寂寞,但一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研讨,当思想冒出火花、好点子层出不穷时,就会觉得每天都过得很有激情,生活非常充实。我拿出这部分奖金设立发明基金,是为了让那些刚投入这项事业、没有钱支付发明专利申请费和维护费的同学更安心地投入到发明创造中去。”

  戴善国:师生满意是我的心愿

  戴善国,男,56岁,中共党员,浙江海洋学院后勤集团公司商贸中心采供部主任,技师。他在1978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后勤工作,先后做过食堂一线员工、食堂主任、采供部主任,至今已有33年,荣获“2010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后勤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爱岗敬业,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素质。1978年,他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学校食堂,他用心学习,刻苦钻研,在4年时间里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掌握了娴熟的烹调技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982年,他被推选为食堂主任,在任期间,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积极改善食堂运营模式,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师生评价高,他所在食堂多次被评为优秀食堂,而他本人也在钻研与实践操作中,掌握了高超的烹饪技艺,最终获得技师职称,并在历届美食节厨艺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兢兢业业,积极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1999年,他在全国农业高等院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年会上提出学校食堂发展方向的建议,重点介绍了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食堂管理模式,包括安全卫生,硬件设备设施达标,技术培训以及在新形势发展条件下怎样向市场化管理模式转变等一系列提议,获得组委会的高度评价。2009年,一向在工作中“精打细算”的他担任商贸中心采供部主任,他保持一贯的优良作风,兢兢业业,积极落实公司到宁波大市场采购原材料的决策,使食堂的采购成本降低了5-10%,保证了食堂饭菜价格的稳定。

  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做好采购工作。他严把质量、价格、卫生关,确保货源供应商三证齐全,做到万无一失。为了解市场行情,第一时间掌握原材料价格信息,他与采购员们一起深入市场调研,哪里质量好、哪里价格便宜就往哪里去。为采购到既新鲜又便宜的原材料,他每天与采购员们分别在舟山、宁波两地采购,起早摸黑、风雨无阻。加班加点对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饭,用他的话说就是:“在这个岗位上,本来就是要这么做的,没什么好计较的。”言语中,没有对工作的抱怨,只有对工作的负责。

  33年如一日,成就“服务明星”。33年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诚信为人,虽已接近退休年龄,但仍然坚持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后勤服务工作,以求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让师生满意。33年来,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肯定与好评。在公司首届“服务明星”评选活动中,通过学生海选、部门推荐、网络投票、学生投票、员工投票等多方、多环节评选,他从430名后勤员工中脱颖而出,成为“服务明星”,可谓众望所归。

  奚立民:“学业、身体、家庭受影响虽亦可忧,但更担心工作没有做好而辜负了组织的厚望。”

  奚立民,男,浙江临海人,中共党员,现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化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教授,主要从事化学制药教学和研究。曾获“浙江省优秀教师”、“台州市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在学生们眼中,他是教学严谨、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在同事们眼中,他是勤勤恳恳、博学睿智的长者。他用亮丽的人格、练达的智慧、忘我的情怀,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兢兢业业 工作忘我

  作为系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了使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三不误,他放弃了无数个晚上和休息日。无论是妻子工作繁忙,孩子面临高考冲刺的重要时期,还是自身学术深造、论文答辩的关键时刻,从未耽误一节课、请过半天假。有一次由于过度疲劳,胃出血急需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工作,在连续三个昼夜滴食未进情况下,经输液体力稍有恢复后,他马上赶回办公室又坚持工作5个多小时,直至完成手头最要紧的工作才去住院。

  治学严谨 教学有方

  作为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和市高校首批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艺”学科负责人,他长期从事化学制药教学和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参与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申报发明专利1项,主持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2篇SCI收录,4篇EI收录,15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多次在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和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课堂上,他善于将课程建设的新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虽然这样做会成倍增加备课难度和工作量,但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依旧乐此不疲。课后,他亲自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在近两年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能大赛中连续获得多项团体、个人一、二、三等奖。

  人格感召 人性管理

  作为管理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身边的人。学校安装空调,他主动将自己的空调给人最多的办公室;分批配手提电脑,他将自己放在需求最低的一批;老师们不想当班主任,他第一个带头担任班主任工作;年底系部二级分配,谁也想不到拿的津贴补助最少的却是这位身为教授的系主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感慨地说:“我为老师多想一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对系部的贡献就能多十分!”

  身先士卒 开拓创新

  作为领航者,他在示范建设中身先士卒,敢为人先,主动报名参加第一批教学职业能力测评培训,亲自主持《制药中试放大》和《无机物研制与分析》两门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2010年主持创建的生化制药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示范实训基地、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了寻求企业依托,与东港工贸集团合作,成立了学校首例以企业命名的“东港医药化工学院”。

  徐红健:创先争优看得出 关键时刻站得出

  徐红健,男,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水利系助理实验师。1976年10月出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获得“双师”资格,2010年被评为院级顶岗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工程测量相关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询问,他都能认真仔细的答复,亲自动手、不厌其烦地示范,特别是在带领学生外出实习期间,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10年的时间,每年都要外出3~4个月,很难得与家人孩子团聚,在实训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与学生同吃同住,体现了坚韧踏实的工作作风。当别人问起对外出实习困难多怎么看时,他总是笑着回答:“苦是苦了点,就是再苦,这份工作总要有人去做”。

  关键时刻他能勇挑重担。学校要组织参加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技能大赛,距离比赛仅有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却有诸多困难:比如即将放暑假、参赛人员没有最后确定、队伍尚未磨合、缺乏有效的集中训练。他主动站了出来,积极要求组队参赛、暑期加班进行训练。他和测量教研室老师组成的教练团冒着暑期高温,起早摸黑开始了20多天紧张的集中训练。为了避开高温环境,天还没亮就往学校赶,太阳落山才往家赶,为了充分利用早晚时间训练,他有时候干脆就在办公室打地铺。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参赛学生在技能大赛240余名参赛选手中获得数字测图三等奖、水准测量三等奖,并获得团体竞赛三等奖。

  紧要关头他能急人之所急。从安徽来杭州的女婴碧涵才10个月大,却面临生死考验,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尽快手术,救治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她的血清中有抗-A1抗体,按血清型划分属于A2B型血(AB型的一个亚型),这种血型在中国人中出现的频率仅为1/1000左右;按基因型划分,又属于B(A)02/O 01杂合子,这种类型的血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更低,为1/17万-1/58万!她的亲属要么血型不匹配,要么不符合献血的相关标准。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在资料库中对2002年至今的所有参比疑难样本进行了筛查,确认徐红健符合献血要求。他在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后,在学校的支持下,迅速对当天下午的课作了调换,从萧山高教园区打车赶到位于杭州市区的血液中心。在献血前体检时,医生问:“准备献多少血?”他反问:“单次献血最多能献多少?”“400毫升。”他毫不犹豫:“好!那就献400毫升!”经过省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检验,他的血型正好与小碧涵需要的血型相匹配。经过医生努力,小碧涵脱离了危险,她的妈妈不禁下跪感谢,他说“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很高兴”。回到单位和家里,他并未过多谈起献血救人的事情,直到大家在省内乃至国内主流媒体看到有关报道时,才知道他这件助人为乐的好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浙江在线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全省动态 更多...

·浙江省2013年第二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2013年第一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廿天程序 五天走完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网上办事 一单搞定
·浙江省直机关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
·浙江省直机关开展专项行动 严纪律 正作...
·援青干部如格桑花绽放海西 3年来为第二...
·【专题】2013年第一季度创先争优闪光言...

系统传真

·浙建党员职工在阿尔及利亚 你的热情,燃...
·省委纪念建党91周年及创先争优活动表彰...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组赴省属企业督查...
·杭钢转炉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硕果
·机场公司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长广集团“二个五”推动整改提高晋位升...
·浙商集团开展网上投票推荐“两优一先”...
·沪杭甬公司党委“六项工程”推进基层组...

地市行动

·德清县百余名年轻干部赴“三重一线”实...
·龙湾发挥党组织党员先锋作用 为雅安籍职...
·从联村到包村 兰溪游埠镇争当“全科干部...
·常山芳村镇开通为民办事联动快速反应专线
·湖州南浔区千名干部每周公开“晒工作”
·陈铁雄:情系山区访农家
·泽国个体协会党员街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
·上虞市质监局开展党员干部新春教育周活动

视频播报 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