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昨天早上8点,省未教所的所区传来清脆的读书声,教室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正手捧课本认真晨读。晨读的课本有《弟子规》、《三字经》以及《论语》。1个多小时念下来,这群孩子都口干舌燥了,但是,念出习惯和兴趣后,一天不念,他们都觉得少了点什么。
晨读结束后,孩子们开始上文学课。未教所特意编纂了两本未教人员专用教材:《初阳晨读》和《初阳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配有拼音,既方便了孩子们识字,又有效纠正了他们的普通话发音。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水浒传》里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未教人员李某腼腆地说,他在学校的时候从不看书,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坐下来认真读一段《水浒传》。“以前都不知道谁是林冲,现在很佩服他,他是英雄好汉。”
除了《水浒传》节选,教材里还精选了中国历代经典诗词赋和当代散文。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蜀相》、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散文则有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文字优美的作品。而这些课文的选择标准是爱国、处世、励志、感恩。
“今天老师教了《背影》,里面的父亲很像我爸爸,他已经老了,但是我不在他身边,出去后我要好好孝顺他。”未教人员吴某在周记里写下了这段让人为之动容的话。
自去年起,省未教所将国学引进未教人员的课堂,今年又增加了《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尽管他们离完全理解这些文言文的涵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些经典国学作品正在潜移默化地滋润他们的心灵。
在课堂上,未教所民警将文学与史学结合,通过讲述各种鲜活有趣的历史小故事,让古典的文字变得容易理解。“教汉赋的时候,我们会讲到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我会先告诉他们陈阿娇是谁,她和汉武帝有什么故事,最后为什么会被打入冷宫。这样他们就很容理解这篇赋的由来。”未交所民警赵伟说。
未教人员陈某说“:以前听到国学两个字就头疼,但是老师课上讲的故事很轻松。上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国学好像也没那么难。”
未教所的民警还将国粹引进了文学课堂。在讲解课文《西厢记》时,民警带领未教人员观看了越剧《西厢记》。在欣赏杜牧的田园诗歌作品时,民警则手把手地教未教人员画起了国画。孩子们交上来的国画作业线条虽有点笨拙,但远处的青山,近处的小桥流水,还有炊烟袅袅的人家……这些画面里,充满了未教人员对美好田园的想象。
在影像和画面的帮助下,学员眼中原本高高在上、古板的国学,变得轻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