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幸福宜居定海建设的坚实步伐,舟山定海全区上下用学习的先进理念提升党员干部的战略思维,用学习的深邃眼光坚定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用学习的效果拓展发展的战略路径。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积极探索互动共生的学习模式,构建多元文化活动载体,不断赋予“学习”新的时代内涵,催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用制度管理学习
每天学习一小时,每周精读一篇文章,每月听一次报告或讲座,每季度读一本书,每年写一篇学习心得或理论文章,每年作一次形势报告或理论宣讲,这“六个一”是全区党员干部的学习“硬指标”。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我区坚持健全学习机制,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通过完善常态学习机制、领导干部讲学述学评学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让各项“硬指标”取代“软任务”,并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总结与述职述廉“挂钩”,每年年终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理论学分制考核,将考试成绩作为民主生活会、年终考核、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自主学习意识。
每年初我区都会制定一份全区干部理论学习意见,定期召开学习会、读书会、务虚会、报告会,开展互动式、研究式、讲座式、案例式、争鸣式等各类学习和研讨。近两年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共开展了中心组学习会15次、领导干部专题学习会6次、“星期日课堂”13次、“领导干部读书会”4期。各级领导干部采取蹲点调研、挂职锻炼、走访考察、扶贫帮困、科技辅导等形式,坚持经常性下基层,先后开展了“问计求策谋发展”调研活动、“千名党员干部进百企访万户”行动、“理思路、抓落实、解难题”蹲点调研等活动,切实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用创新激发学习
清晨的长岗山森林公园内,刚结束晨练的社区群众就忙不迭地围在一起,听党员为他们介绍“十二五”规划和舟山群岛新区的相关内容,一旁的健身路径也成了他们看书讨论的阵地。这就是城东街道紫竹社区党总支利用长岗山晨练群众多、晨练场所固定的特点组织建立起的“晨曦课堂”。
如何在全区上下营造崇尚学习的风气?学习的载体和平台是关键。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我区坚持创新学习方法,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好传统好做法的基础上,优化“定海讲坛”“网上课堂”“定海手机党课”等品牌项目,并不断创新形式载体、学习平台和宣传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方便学,喜欢学,有针对性地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活力。
“晨曦课堂”即是一个缩影。全区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特色纷纷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如卫生局的“动感党校”,解放街道的“微型图书馆”,昌国街道的“一家人驿站”,册子乡的“新居民党员学习课堂”等,通过组建“社区明星宣讲团”、“大学生宣讲团”、“夕阳红老干部咨询服务团”等各种宣讲团队,为老百姓解疑释惑,形成“处处是课堂、身边有教师、人人讲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自上而下刮起一股“头脑风暴”。
“平时我们这些年轻人在工作中、学习上会有一些想法,可缺少一个交流的平台。现在每周一下午4点到5点有一个小时的自由讨论时间,工作上碰到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场合讨论交流,对我们增进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都非常有帮助。 ”昌国街道搭建的“讨论吧”平台,让年轻干部张莹有感而发。由封闭到开放,由被动到主动,形式上的创新让党员干部由衷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用活动推动学习
以“倡导健康生活情趣、提升干部理论修养”为主题的学习型机关党组织创建活动;以“求知启智、创业致富”为主题的学习型农渔村党组织创建活动;以“学习促发展、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的学习型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以“理念为先、文化为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学习型“两新”党组织创建活动;以“让书香浸润生命的教育”为主题的学习型学校党组织创建活动……
抓学习过程中,我区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特点,分层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走进机关事业单位、农渔村、社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和学校,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蓬勃开展。同时,我区还整合区内外理论宣讲资源开通“理论直通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基层群众“量身定做”宣讲“自助菜单”,供全区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菜单式选学”,并将理论宣讲、形势教育和政策解读列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内容,广泛开展“百场讲座进社区、千名宣讲队员进网格、万册理论书籍进家庭”等活动。两年来,“理论直通车”已深入基层开展了主题专题宣讲活动510余场,累计受教人数达6.7万余人。
此外,我区还通过在不同层面培育一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示范点,扩大典型的标杆和辐射作用。今年4月初,还启动了“对接新区、创新理念、更新知识”全区各级干部全员大培训工作,培训对象覆盖了全区科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和高级技能人才等,进一步营造了“全员”学习氛围。
学习推动发展。两年来,全区党员干部围绕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强化举措,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6亿元,增长14.5%;工业总产值391.9亿元,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61元,增长9%;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4341元,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