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这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父亲是老支书、老党员;3个儿子都是党员,分别从事农工商3个行业,都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他们就是桐乡张荣生一家。
张荣生今年86岁,桐乡龙翔街道人,1953年入党。1958年,他成为支部委员。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一家住的就是泥地上搭建的草棚。张荣生的儿女们相继在草棚出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张荣生和妻子努力种田,养活一家人。1969年,张荣生当选为村支书,带领乡亲艰苦创业。
年纪渐渐大了,张荣生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就想转岗“让贤”。1977年,张荣生离开村支书岗位担任桐乡县炉头公社变电所所长。当时的农村,所谓的电器也就是电灯,往往一户人家只有一盏电灯,有的人家还用煤油灯。变电所成立后,一些企业用上了电,但电力稀缺,时常停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电所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停电的范围越来越小,时间也越来越短。乡亲们都这样说,“越来越多的光明送到我们家中,其中就有张荣生的一份功劳。”
张荣生夫妇共生了三子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很多子女入了党。大儿子张永法,是龙翔街道个私协会会长;二儿子张宝发,创办了桐乡市宝发机械有限公司,为当地提供了180多个就业岗位。最让张荣生欣慰的,是三儿子张永根夫妇。
张永根和妻子邱雪华都是共产党员。张永根是董家村杨家浜组的茭白种植大户,还是村里的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董家村曾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村里烂水田多,粮食产量低,效益差。1987年,一则茭白种植的信息启发了张永根,他便从杭州崇贤引进“梭子茭”种苗,试种了4分田,结果大获成功,村民纷纷改种茭白。现在张永根引种的“董家茭白”已在董家村及周边村组大面积推广,董家茭白基地面积已达13500亩,其中大棚茭白1500余亩,茭白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作为一名村民组长、共产党员,张永根平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茭白种植业。他把自己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把自家的种苗以成本价卖给大家,还当起义务技术员。当年的贫困户高泉娜说起自己的致富路,念念不忘张永根:“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现在的生活不知道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