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友富,男,绍兴县顺利喷花服饰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1951年11月出生,1973年12月入党,初中文化。
2008年5月13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第二天,他率先将10万元以特殊党费的名义交给党组织,在全党掀起了一场踊跃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的热潮。7月24日,他又将中组部、省委、市委和县委奖励的16400元奖金,作为第二笔特殊党费支援地震灾区。相继被授予绍兴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浙江省、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公司,他是员工和蔼可亲的“家长”;在家里,他勤俭节约,对儿女高标准严要求;在社会上,他热心公益,被人尊称为“捐款专业户”……
爱心促成“特殊党费”
2008年5月13日下午2点,离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不到24小时,祁友富急匆匆地走进柯岩街道,把装着10万元钱的黑色塑料袋交到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爱保的手中,“这是我的‘特殊党费’,请组织尽快转交给地震灾区。”祁友富放下钱就走了。
祁友富是一位农民企业家,当时他经营的轧花厂刚上了一套新设备,流动资金很紧张。为了凑齐这10万元钱,祁友富拿着几本存折,顶着炎炎烈日,心急火燎地跑了好几家银行。“我年纪大了,不能到现场出力救灾,只能出点财力。”
祁友富并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这一义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国很快引发了交纳“特殊党费”的热潮。他也因此成为全国交纳“特殊党费”第一人,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参加了国庆招待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2008年7月24日,祁友富将中组部和省市县三级党委奖励的16400元奖金再次上缴给柯岩街道党工委,当作第二笔“特殊党费”支援地震灾区。
玉树地震再交5万“大额党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时候,祁友富正在上海汾阳路五官科医院接受左眼手术治疗。医生告诫他,动完手术后双眼不能看电视、看报纸,这对于祁友富来说,因此,对于玉树地震,祁友富开始并不了解。
4月20日,祁友富出院回到绍兴。当天晚上央视举办为玉树抗震救灾募捐晚会,妻子毛月燕向他讲述了玉树地震灾情,他终于知道了玉树地震的消息。这天晚上,祁友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他满脑子想着如何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第二天一早,祁友富摘掉了蒙在眼睛上的纱布,和妻子一起到农业银行柯岩支行等待开门。8点整,他们成为当天该行第一个客户,很快提取了5万元。窗口工作人员看到这对夫妇这么焦急地提款,以为家里有什么急事。他们并不知道,这沉甸甸的5万元是祁友富的又一次作为“大额党费”,他并再三请求组织“要第一时间捐到灾区,越快越好”。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1951年11月,祁友富出生在绍兴县柯岩梅墅村一个贫寒的家庭,上下共有九兄妹,他排行老三。在他刚懂事时,全国发生自然灾害,原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他八九岁时,父亲为救人跳入冰冷的河水中,肺部受到严重损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上下饥一顿饱一顿。为减轻家庭的负担,祁友富9岁就开始放牛,13岁参加生产队劳动,15岁时他只身一人辗转上海、江西等地,在酒厂、酱厂做修缸补甏的苦差事。
如今,往昔种种苦难祁友富早已经淡忘,唯独没有忘怀的是党和政府对他们一家的资助。“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们一家年年靠救济粮度日,可以说是党和政府养活了我们。”因此,在他幼小的心里,充满了对党的感激和信赖。1973年,不满20岁的祁友富在四川服役时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当时他就暗暗发誓:“苦的时候别人帮,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别人,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些事情,回报党的恩情!”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后,祁友富把相当于一年的积蓄300元钱全部捐了出来;1988年,家乡梅墅村进行道路硬化和桥梁改造,他主动拿出1万多元赞助款;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灾,他二话没说从自己刚刚开始盈利的企业拿出5万元……人们尊称他为“捐款专业户”。
善待员工的“家长”
祁友富公司有一位来自四川的拉毛工周显红,刚刚才做满1个月就发生意外出了车祸。得知消息后,祁友富马上赶到现场,一边联系交警处理,一边让人急送周显红去县中心医院救治,离开前他拿出3000元钱给他救急。那天,祁友富一直忙到早上6点多。经医生诊断,周显红左膝盖骨骨折,身上多处外伤,整整住院一个月。期间,祁友富多次前去看望慰问。出院时,又派厂车去接周显红。考虑到他没其他住处,又主动提出叫他到单位宿舍养伤,方便妻子照顾。老板的关心让周显红夫妇俩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表示:“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不离开这个‘家’!”
在公司,祁友富对员工的关爱处处可见:给员工包吃包住,宿舍里装上空调、热水器、有线电视、宽带;每个节日都会发放过节费,春节回来上班的老员工还能拿到“开门红包”;去年开始,所有的一线员工的工资上浮10%以上……祁友富说:“我也是苦出身,了解出门打工的不容易,所以能关心照顾就尽量多关心照顾他们。”
“爱”吃方便面的老总
祁友富对他人、对社会很慷慨,是远近闻名的热心人,但在生活上,却是出了名的“抠门”。走进他的办公室:一间1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与生产车间仅一窗之隔,车间里机声隆隆,但他却毫不在意;办公室里摆放的一套乳白色的上了年纪的皮沙发,已有部分斑驳脱落;整个房间没有任何装饰品,唯一醒目的是3幅放大的照片,记录着他作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受国家领导接见和表彰的珍贵时刻……
祁友富有个习惯,在家里和办公室备了很多方便面,忙起来没空吃饭时,就用方便面充饥。他不喜欢去外面吃饭,只要不是特殊公务招待,一般都在公司食堂吃工作餐。“我们结婚30多年,从来没见他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求,从来不知道享受。”妻子毛月燕经常嗔怪他,但她自己也从没做过一天富太太,默默地担起照顾儿女和所有家务。
对待自己的亲人,祁友富有自己的一套生活逻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998年,祁友富的厂刚开始盈利,儿子想要买辆小轿车,但被祁友富一口回绝。可就在拒绝给儿子买车后不久,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祁友富二话不说赶到街道办事处,向灾区捐了5万元。2006年,儿子准备结婚,想要买套房子。他拒绝给儿子买新房,而是将自己10多年前买的一套旧房子腾出来给儿子操办婚事,自己和老伴则住到村里20多年前建的老房子里。
上善若水,大爱无言。祁友富,这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用爱心和真情,郑重地写出一个大写的“人”字!
浙江“十大之江先锋”评选活动投票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