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沈阳市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根据半个月的摸排、暗访,在沈北新区兴隆台镇捣毁了一家日销售千余斤有毒、有害水发制品的黑加工点。在这起案件卷宗中,记者发现了工人张强(化名)的一本“制假笔记”,其中记录了他一年两个月制假生涯的技术要领和心得体会。
“要达到一级水发货计师(技师)”“劳动创造财富,目标成就人生”“先吃苦,后想福(享福)”。这是张强“制假笔记”扉页上的几句话。
25岁的沈阳新民市人张强只有初中文化,曾做过木匠。当他将制造有毒食品跟劳动创造财富联系起来时,我们得问问这样的价值观是怎么来的。
高路:百叶漂白了,张强的人生却被染黑了。
一个木匠是怎么变成制假分子的,剖析这个蜕变过程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张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违法的,也曾整日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什么是小木匠张强“战胜恐惧”的力量之源?入行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强的工资从1300元逐渐涨到1500元、1800元,直到案发前的2300元。更关键的是,在他还只是赚1300元、还心存善念时,他的造假行为没有得到制止,涨到1800时,依然不见有什么风吹草动。当涨到2300时,他就会相信,原来“劳动”真的是可以创造财富的,只要造假水平足够高。
一份看来还非常微薄的工资收入就足以能让人迷失方向,可想而知,那些制假售假的幕后老板会怎么样。利益总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法则,所以在铁窗之下的张强现在也许很懊悔,但如果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他真能做回小木匠吗?
董碧辉:劳动创造财富本来是我们的至理名言,如今却成了制假犯的座右铭。这告诉我们无耻其实也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譬如说,平日乘公共汽车,规矩排队的人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会越来越少。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遵循的也是类似的“规则”。正是制假的代价过低,使得制假行为屡屡不绝,那些黑心老板的价值观也就慢慢地被熏黑了。
基本价值观的崩塌,带来的影响非常可怕,真正的好东西被忽视,假货劣货大行其道。大家比拼的只是谁的造假水平更高一点,更不容易被发现。于是,各种匪夷所思的造假手段被发明出来。
王国荣:在任何时候,投机取巧都是能获得暴利的,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关键是有一个约束机制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在这个机制里,事前监管,事后惩罚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惩罚不仅只是对制假的人,还有对监管不力的人。道德总是与秩序相伴相生,没有了秩序,道德只是空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样也是要“先吃苦,后享福”的,重建基本市场秩序,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戎国强:前几天还有人在讨论,台湾塑化剂这块“毒云”会不会飘到大陆,昨天接二连三的新闻表明,其实“毒云”一直就在头顶。但遗憾的是,没有人发现这片“毒云”。
“事前监管、事后惩罚”不是没有,但往往只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才看得到,一些更小一点的问题还没引起注意就被掩盖掉了。从根本上说,这个机制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到底是为了健康去发现问题,还是为了政绩去掩盖问题,需要作一个抉择。
高路: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经说过,“谁都不是一座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这句话因为海明威的引用被广泛传播,直到现在,它仍然具有警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