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监教育大课
|
服刑人员队列会操大比武
|
仔细了解工种介绍,新犯填分流志愿
|
新犯参观入监教育中心
|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帷幕,而乔司监狱里,一场特殊的考试也正在进行中。
考试科目是服刑常识,参考的是新入监的服刑人员,监考的是监狱民警。考试合格的服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填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向,监狱将据此把他们分到相应的单位开展教育培训。不少服刑人员笑称“:这和高考填报志愿还挺像。”
这是乔司监狱深入落实“首要标准”,创新监狱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而建立起来的集一站式收押、三段式管理、点单式分流于一体的入监教育新模式。
“入监教育是对服刑人员开展教育改造的第一课,是改造罪犯的第一道工序,对新入监服刑人员顺利度过适应期、消除思想疑虑、端正改造态度、积极自觉改造具有重要作用。”乔司监狱政委王光华说,乔司监狱的入监教育工作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行“从服刑人员到合格社会人”在入监教育中的实践,紧紧抓住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点,开展了一系列规范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适应式管理:
入监教育让新犯不再迷茫
穿过一道又一道铁门,囚车终于停下来了。冯阳根紧张地向外看了一眼,不安地走下囚车。活了50多岁,在看守所待了大半年,到监狱还是人生头一遭。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今后的路要怎么走,冯阳根很忐忑。
在一站式收押中心,内科、外科、五官科、心电图、透视,冯阳根完成一系列体检后,在民警的指引下洗漱、理发、换囚服,然后在等候区笔挺地坐着。“和我一起来的大概有六七十人,谁都不敢说话。”摸摸头皮,看着周围青晃晃的脑袋,冯阳根觉得有些滑稽,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害怕。一是怕我这一米五几的小个子会受欺负。再一个是心里没底,不知道以后要做些什么。”
第十分监狱是冯阳根到的第一站,是乔司监狱功能纯化的入监分监狱,也是浙江仅有的两个“入监教育实验基地”之一。被带回监区以后,太多问题在他心里冲撞:会不会受欺负,每天该做点什么,怎样才能尽早出去,家里人会不会不来看我,回到社会怎么办……冯阳根觉得监狱很陌生,大脑一片空白。
晚上,监区召开集体点名会,监区长在会上说,为了帮大家适应环境,监区里专门设置了心理咨询室、静思室和求知室,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都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如果有疑问,可以到求知室的书籍或电脑上查询。听了监区长的话,冯阳根心里有了一点底,不懂可以问也可以查,悬在半空的心多少有点放下来了。
第三天上午,冯阳根被带去参观入监教育中心。展板图文并茂地将监狱工作、改造内容和奖惩办法说得一清二楚“。一下子我明白了自己的改造内容和努力方向,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了。那晚是我入监来睡的第一个安稳觉。”冯阳根说。
入监教育中心是乔司监狱为让新犯更快适应监狱改造环境而设立的。教育成果展示室、服刑指导室、警示教育室、励志教育室、重塑规划室等5个功能室涵盖了新犯入监需要知道的所有内容。而当涉及叠被等具体操作时,民警会在展示台上演示“。为了让新入监服刑人员尽快融入正常的改造生活,我们将监狱行刑内容、法律规章、行为规范、奖惩考核、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了详细的展示,让新犯身临其境,从而及时调整心态、消除恐惧思想、明确改造目标,走好入监改造第一步。”乔司监狱入监分监狱监狱长孙立介绍。
“参观完整个入监教育中心,我对监狱有了新的认识。这里就像学校一样,教我遵纪守法,改造重生。我要努力学会一技之长,争取用6年左右的时间走出大墙。”离开中心前,冯阳根在励志室里给民警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强化式管理:
学习和训练是为了强化行为养成
叶兴,55岁,入狱前是处级领导干部,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经历了21天的适应期,熟记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接受了基本法律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他顺利通过考试,进入第二阶段———强化式管理阶段。
“尽管有问必答,但他总是靠着椅背,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正襟危坐。”第一次谈话,叶兴给民警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无处不在的优越感让叶兴一直无法融入服刑的集体生活,但是墙面上巨大的三句话:你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你到这里干什么,这给了叶兴当头棒喝。
早晨6点半起床,叠被、早饭、学习、列队列,立正、摆臂、抬腿……每天都有新的学习内容,每天都重复开展队列训练,民警们通过法律常识、监规纪律、入监指南、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改造意识和遵规守纪意识。“这里就像部队。我和其他人没什么不一样,相比他们来说,我也许更要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叶兴说“,从一名国家干部到罪犯,我虽然认罪了,却一直没有严肃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一个多月的入监教育让我刻骨铭心,我认识到犯罪的根源,知道了自己改造的目的与方向。”
监禁式管理:
服刑人员也要“高考”
新犯在通过适应和强化之后,进入监禁式管理阶段,在3周内,通过监区、分监狱、监狱三级考核,全面检验入监教育质量。
“每个新犯要准备13个方面的综合考核。每名服刑人员都要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书面考试和队列动作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民警要对每一名服刑人员写一份入监鉴定评语,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综合情况,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难易度和危险度的评估,作为下一步管理教育的依据。”一监区民警叶贵林介绍。
深夜10点多,叶贵林依旧在办公室里忙碌着。“白天要组织新犯考试,对服刑人员的评估工作只能动用休息时间。”打开一份乔司监狱新犯改造难易度预测评估表,记者看到上面除了新犯的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了家庭情况、犯罪情况、认罪悔罪、入监表现、心理健康等几大项,每大项后又分了众多子项。“别小看这页表格。它基本囊括了新犯的所有情况,是接收单位开展管教工作的重要依据。”
为促进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乔司监狱还专门编写了《法律常识读本》、《服刑常识读本》、《职业生涯规划入门》、《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规范化教材;并制定实施了《乔司监狱入监教育考核验收标准》。
尽管工作量明显增加了,但对这种新模式,叶贵林还是非常赞成。“与以往粗放型的教育改造方式比,有了很大的转变。每个阶段有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我们的工作也有据可循。对保证新犯的入监教育时间,提高教育时效都有好处。”
技能培训:
服刑人员也能填志愿
“刑释人员重新走上社会后,首先要面临就业谋生问题。让他们根据各自特长、爱好,或是家乡的紧缺工种参加职业培训,能让每位服刑人员切实掌握一技之长、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更好地实现教育改造效果。”乔司监狱副监狱长黄宏告诉记者,将新犯培训意向与分监狱的职业培训内容相结合,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新犯分流是监狱入监教育探索的一项新手段。
4月10日入监的李伟即将面临分流,昨天他又在民警的带领下来到入监教育中心。坐在重塑规划室里,李伟填了一份《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意向表》。
28岁的李伟曾是一家IT企业的计算机高手,一时失足,因抢劫罪被判入狱3年。“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没为家里做过什么。现在还做出这种事,很后悔。我想学烹饪,希望能在出狱之后,为家人烧一顿可口的饭菜。”
你最擅长的职业技能是什么?在监狱服刑改造中最想学的职业技能是什么?如果监狱有培训机会你会选什么?……来自安徽的谢军咬着笔头,看着“培训意向表”犹豫不决。“我初中毕业后到杭州,一直在社会上混,直到犯罪入狱。我什么都不会,什么也没做过。入监第一次参观这里的时候,我就发现这里有烹调、缝纫工、电工、电焊工、泥工等很多工种,一直在考虑学什么。上次我妈来看我,说起这个事。她让我学服装方面的,说做这一行在老家很吃香。”根据民警的指导,小谢选择了服装缝纫工。
“上个月妻子带着2岁的儿子来看我,我说下次不要把孩子带来了,怕他记事。根据我自己的改造规划,表现好的话,能在他懂事前回家。”谈到未来,小谢的脸上满是憧憬。
“近年来,乔司监狱紧紧围绕落实‘首要标准’和‘三项重点工作’,创新监狱管理模式,率先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教育改造领域,以‘从服刑人员到合格社会人’这一课题为载体,把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到‘入监—中期—出监教育’全过程。服刑人员从入监那一天就开始制订服刑改造规划,在服刑中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出监教育阶段,制订回归社会后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这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迅速适应社会、全面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切实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乔司监狱监狱长张仲祥介绍。截至今年,乔司监狱服刑人员守法守规率达到95%以上,刑释人员职业技能获证超过5万名,重新违法犯罪率不到3%。
今年3月,司法部部长吴爱英来乔司监狱考察期间,对监狱点单分流的做法大加赞赏。她表示,监狱能在了解服刑人员综合信息的基础上,为服刑人员谋划发展,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贯彻“首要标准”的创新举措。 (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