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救灾中创先争优专刊】
党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诸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抗洪救灾中创先争优
近日,诸暨市大雨连连,洪涝成灾。灾害发生后,该市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行动,努力在抗洪救灾中创先进、争优秀,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党的战斗力和先进性。
勇于担当的战斗集体
洪灾发生以来,诸暨市境内发生塌方76处,公路挡墙、护坡坍塌66处,公路过水涵洞被堵9处,塌方面积达11564立方米,公路、航道设施受损严重,境内省道诸东线以及县道诸店线、十店线、石东线、枫山线公路被毁,交通中断。面对险情,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紧急行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局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分头带队赶赴各险情发生地,公路段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5个公路突击抢险队昼夜奋战。6月15日凌晨1时,赵家镇一水库发生险情,该局紧急调集3辆抗洪车辆进行抢险。6月16日凌晨3时,县道公路陈宅镇石壁湖村路段发生大面积塌方,近4000立方米泥石从路旁山体塌落,该局又紧急调用1辆大型装载机、2辆挖掘机、6辆自卸车,一直工作到下午4时恢复通车。当天早上6时左右,浦阳江墨城坞段决堤致诸湄线中断,该局又立即调动人员前往修复。截至6月18日17时,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共投入人员700余人次,调用运输车辆87辆、挖掘机36台、铲车15台、装载机等机械设备40台次,动用土方9000余立方米、编织袋7000多个、塑料膜4500余米等,清理塌方7550立方米。目前,全市除诸湄线还受淹外,其他受损道路桥梁都已基本恢复通行。
党员突击队在行动
灾情发生后,诸暨市供电局的党员突击队便进入待命状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朱公湖第二电排失电,请变电工区党员突击队赶快派出应急发电车支援。”6月17日中午12时8分,党员突击队员蒋柯青接到命令,11分钟后,他带领3名党员驾着应急发电车火速驶向现场。面对该站正处于洪水淹没区,无法与其他线路搭接的情况,突击队员迅速查看电源桩位置、铺设电缆、连接电源线,不顾危险展开一系列抢险作业。13时45分,320千瓦的应急发电机发出了轰鸣声,排水泵陆续启动。同时,在另一个灾情现场,姚江供电营业所党员突击队员张清华、寿卢均等人接到命令后,迅速乘上橡皮艇到部分房屋被淹没、一直未恢复通电的湖角自然村。到村后,队员们登上电杆,对被淹房屋接户线进行处理,同时派人提醒村民注意安全用电。随后,队员们顾不上休息,又奔向下一个需要恢复通电的自然村。截至16日晚9时,姚江供电营业所党员突击队仍坚守岗位,在现场突击作战。目前,受灾严重的墨城坞地区已有499户农户恢复供电。
“农民信箱”显身手
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诸暨市农业局党委充分运用“农民信箱”短信提示平台做好预警与指导工作。从6月9日发送第一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以来,该局信息中心已利用“农民信箱”短信提示平台发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185000条次,提醒农户及时妥善做好防灾工作。6月15日后,又积极搜集水稻、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各个产业的灾后科学自救知识,向广大农户发送短信32万余条。陶朱街道葡萄种植大户陈仲国自6月9日收到“农民信箱”发出的预警信息后,就着手准备水泵、木桩、砂包等抗洪抢险设备,并及时组织15名人员日夜坚守排水,至18日傍晚,200多亩葡萄园积水全部排干,确保葡萄最长积水时间不超过36小时。16日早上接到葡萄灾后生产指导意见后,他又及时进行防病和病果摘除工作,使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奋战一线保通信
“到岭北的光缆中断”、“三江口大容量电缆交接箱被水淹”、“江藻电信机房被水淹”……险情发生后,各路告急告警电话涌入了诸暨市电信局抗洪保通信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中。据统计,岭北镇、江藻镇部分地区共有3600多门电话、880多户宽带用户通信中断。灾情就是命令。市电信局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协同作战,及时保障救灾工作和群众的通信需求。面对江藻机房被淹,党员钱国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6月16日一整天都在现场巡查,组织工程队员对电信线杆进行临时架高,避免造成更多群众的通信中断。石壁至东阳县道公路陈宅镇石壁湖村路段发生山体滑坡后,党员周国龙、李铁军带领由15人组成的抢修队伍马上赶赴现场,冒着山体随时可能再次滑坡的危险,对光缆进行抢修,马不停蹄地开展焊线、接头、测试等作业,一切紧张而有序。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被压断的光缆被替换并调试成功,恢复了岭北镇全镇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