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1日讯
玉环64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占38.23%。这样一个外来的庞大社会群体,以其纷杂的文化,与玉环人代表的本土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
拼搏,奋斗,付出;苦过,累过,开心过。新玉环人能得到认同吗?他们眼中的玉环人什么样?企业高管、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出租车司机、社区文书、餐馆老板,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感触,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老板让外地人做高管
11年前,李民杰怎么也没想到,能在玉环“混”得这么好。
李民杰收获了事业上大把的成功——安徽省明光市流动党支部书记、玉环县第十四届人大列席代表、第二届“十佳新玉环人”、浙江诺贝家具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
刚到玉环,李民杰在一些工厂打过工,尽管工作很卖力,老板还是不认可,更不放心让外来员工加入企业管理层。
工作上得不到认同,让李民杰感到痛心。而思想上最大的痛苦,是有些人喜欢当面叫外来员工“外地人”,素质差一点的干脆就叫“外地佬”。他说:“‘外地佬’是贬义词,即便是‘外地人’也多少带点地域上的偏见。”那时,他宁愿别人叫他“老乡”。
玉环很多企业外地员工占70%以上,这个庞大的群体,近年来不再是老板关注的“盲点”。李民杰说,5年前几乎没有外地人能进公司的管理层,现在企业老板很放心地让外来员工做高管。在诺贝家具有限公司,30多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60%来自外地。
李民杰说,现在除了极个别人会说“外地人”外,没人再用这个词汇了。
学习浙商,学习玉环人
2002年,高炳军来玉环办学,如今已创办坎门、陈屿、楚门3所民工子弟小学,2000多名民工子女就读。
“我要到玉环办学校,办民工子弟学校!”当年,高炳军的这个决定,在安徽阜阳老家和玉环,引起一片哗然和不解。
当时,创办民工子弟学校,还没有国家相关政策依据。玉环人一开始也不支持高炳军,在他们眼里,民工子弟学校条件差、师资差,可能连安全都保障不了。
但高炳军很坚定,“再难,也要办学。”他29岁当上家乡一所中学的校长,心里有个很深的“烙印”:关于浙商和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
大学毕业后,有一次高炳军去市里买水管,讨价还价的时候,他要求店员喊老板出来。结果,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走出来说:“我就是老板。”高炳军当场惊呆了:都说浙商厉害,没想到这么年轻就能做老板。
高炳军对玉环人怀有敬重之情,“玉环人能干、富有,这常引起我深思,也激励我向他们学习。”来玉环办学,便是他“学习”的实践。
顶着各种压力,高炳军的民工子弟学校越办越好,他也当选首届“十佳新玉环人”,还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
与玉环人打交道时,高炳军很谦和,偶尔有摩擦,他主动退步,“玉环人大多是通情达理的,只有个别无知的人才歧视外来人。”
难忘的4个人
自1998年来到玉环,左可佑整整开了13年出租车。
十多个年头,他接触的玉环人不计其数,而令他最难忘的,是一个雨夜、4个玉环人。
前两年的一天,左可佑载送的一位乘客下车后,已经是凌晨两点钟,当时正下着瓢泼大雨。返程时开车到珠港镇双龙水库附近,一不留神,车子掉进了水坑。无论他怎么加油门,后轮就是爬不上来。
窗外,孤独的车灯照射着密密的雨帘,左可佑无助地踩着油门,每次都以失败告终。“难道我就被困在这水坑里过夜吗?”一向坚强的左可佑,心里一阵酸楚。
就在左可佑倍感无助的时候,路边不远处出现了亮光。等这团光影走近,他看清是4个人:两位近60岁的老人,一位30多岁的青年,还有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师傅,你车子的发动机声吵醒我们了。”问明情况后,4个人一致表示要帮他推车。
在他们的帮助下,车子爬出了水坑,但4个玉环人的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还一个劲地滴水。左可佑见状,掏出了口袋里所有的钱。4个人一起把他推上车,用方言说:“我们不收钞票的。”
“我刚来玉环开出租车时,有些本地人一听我是外地口音,马上就说不坐了不坐了。”现在,这样的现象没有了。身为湖北英山在玉流动党员服务站党支部书记的左可佑,喜欢跟玉环人打交道,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藏着一份永远的感动。
从淘金者到玉环人
“2004年,我从重庆梁平到玉环,当时带着一个淘金梦。”唐安海文静、爱笑,身上有一股“书卷味儿”。
41岁的唐安海是石井社区居委会文书,还担任社区外来流动党员服务站党支部书记。玉城街道61个村、11个社区,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外地人,只有他一个。
现在,唐安海靠工资过日子,离“淘金梦”很远,但他决心在玉环扎根。
刚来的时候,唐安海没想到要留在玉环。在一家工厂做绕铜的活计时,他正好碰到发补贴,老板一句“他刚来,不发给他”,让他沮丧了好几天。
最让唐安海难过的,是当地人的不认同。有一次,他去菜场买蛏子,卖菜的老太太用方言说:“蛏,外地人吃不来。”唐安海感慨:“我那时觉得,融入当地是那么难。”
后来,唐安海到石井社区做了文书,一干就是8年。前阵子村级换届选举时,7000多选民的名字,他一个个输入电脑,同事劝他找个人来做,他以一句“这是我自己的工作”谢绝了。
“在社区干了8年,我现在不想回老家了。”唐安海如今已经会说玉环方言,每次买菜大家都跟他打招呼,再也没有“局外人”的感觉了。目前,他最大的愿望是买套房子。
沟通,才能交心
十几本书,两件衣服,一双鞋,唐建18年前从四川资中县来玉环时,全部家当就这些。如今,唐建在坎门开餐饮店,购买的店面达300多平方米。
在玉环,唐建做过挑夫,当过厨师,后来干脆自己当老板。创业成功的唐建,去年正式入了党,现在是坎门流动党员服务站支书。
“多沟通,玉环人很容易交心。”一次,唐建装修房子,噪声惹得邻居很不满,一户人家跑来理论,一副要吵架的样子。
唐建边说对不起,边解释说该提前跟他们打招呼。看到他这么诚恳,邻居的火气消了:“谁家都要装修的嘛,休息时间不吵就行了。”
后来,唐建和邻居一见面,远远地就打招呼,慢慢熟了。没事的时候,邻居总要到唐建的餐馆坐坐,聊聊家常。唐建也经常给邻居送些水果和新鲜蔬菜,两家就像亲戚一样。
我的“贵人”,我的兄弟
作为创业成功人士,毛文康去年当选四川台州商会副会长,还任玉环分会会长。
毛文康白手起家,现在当上了老板。他说:“玉环有我的贵人、好兄弟。”
办企业最重要的是资金,毛文康刚开始一文不名,根本谈不上办厂。后来,他认识了一位企业老板,两人很是投缘,交往几年后,这位老板决定给毛文康一个创业机会,借给他200万元,不算利息。
去年,毛文康在玉环买房子,他的“兄弟”又一次资助。“玉环人把我们当兄弟,我们也把他们当兄弟。”毛文康的感激,溢于言表。
包容是一种美德。尽管地缘不同,血缘无关,但能像对待家人那样,包容缺憾、肯定优点、认同才干,有了矛盾多沟通,困难时候拉一把,这才是充满温情的世界。在新玉环人眼里,这样的玉环就是爱的港湾。(台州日报 鞠贵芹 陈小波 骆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