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是嵊州市三界镇北街村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任职长达25年,当今年刚过完建党90周年的纪念日时,他因突发脑溢血,猝然去世。7月4日是老支书出殡的日子,一大早,1000多位自发前来送行的村民排成长队,默默为他送完最后一程。
一个87岁的老党员为什么深受全村百姓的尊重和爱戴?一个退职多年的老支书为什么受到众多村民的敬意和难忘?近日,笔者采访了三界镇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吴明明:“友见书记当时带领村民兴修水利造田地,兴办企业为集体,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事迹已在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战下洋埂,夜战长塘”
“日战下洋埂,夜战长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时任村支书傅友见向全村村民发出兴修水利的口号,至今家喻户晓,记忆犹新,北街村是三界镇的一个大村,位于曹娥江畔。当时该村的下洋埂有1000多亩水田,与村隔江相望,由于水利设施落后,每逢汛期,下洋埂时常出现水田受淹,堤埂冲毁的现象,村民种粮和经济作物,得不到旱涝保收,叫苦连天,面对遭受多年来的洪涝灾害,傅友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下决心进行改造,1972年下半年,该村抓住冬修水利的有利时机,发动全村500多村民,肩挑手扛筑堤埂,由于村民去挑埂每天都要摆渡过江,因此进度缓慢,为抢抓时度,傅友见动起了脑筋,将施工人员分兵多路实施,并搭起了浮桥,这样一来,加快了一倍的挑埂速度。与此同时,傅友见又在考虑村下游长塘一带的300多亩土地,长年来坑坑畦畦,高低不平,已成为抛荒地,现在下洋埂工程已摆开阵势,何不将这支施工队伍,在夜间再利用一下。于是“日战下洋埂,夜战长塘”的工程全面展开。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下洋埂全长2000多米,高5米的堤埂已加固筑成。长塘一带已成为一丘丘平整的水田和一条条丛横交错的机耕路。据今年60多岁的吴祖德回忆,下洋埂筑成后的第二年,该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粮食丰收。
“办企业才能增加集体收入”
北街村地处三界集镇,是交通、邮政、商贸等的集聚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已当了将近二十年村支书的傅友见,考虑到集体经济薄弱、发展滞后,每当村里要搞些基建或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等等困难重重。因为发时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后期,距改革开放不远的环境下,“无工不富”的念头早已促动着傅友见,他时刻观察集镇内的市场信息,衡量村办企业尺度,根据村里有限的资金,选择投入较少,营利较快的行业入手,于是先办起了豆作坊、饮食店和小五金厂,由于经营有方、管理得当,当年,小企业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盈利达2万多元,有了良好的开端,村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据吴百良介绍,从1974年到1980年为止,该村相继办起了预制场、停车场和饴糖厂等中小型企业,每年为村增加了5万多元的集体收入,此外,还为该村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上班的就业岗位。“办企业才能增加集体收入”是当时傅友见经常对群众讲的一句话。
“老年协会要老有所为”
去年重阳节后,年仅86岁的傅友见找曾担任过村支书的杜士鑫商量,要他接任老年协会会长一职,其原因是他说年事已高,无所作为。说起北街村的老年协会,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那时刚退出领导岗位的傅友见,考虑到村内有300多个老年人无所事事,更为头痛的是少数老年人竟玩上了“小搞搞”,造成家庭不和。由于当时村里没有老年活动室,于是傅友见主动与村干部商量创建老年协会,对此,他曾考虑过一段时间,因为成立老年协会对村里来说是每年要花钱的,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傅友见担任老年协会会长后,利用老年人的社会关系和他自身的工作经验,先后办起了副食品商店、钢材报废商店和控沙机配件商让等,将各商店产出的利润作为老年协会活动经费,并在重阳节搞一点福利,这样一来,老年协会队伍不断壮大,从原来的50多人增加到目前300多人,为活跃老年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一支老年锣鼓队,为全村红白喜事的农户提供免费服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友见书记虽然离开了,但他艰苦创出的工作作风和廉洁奉公的高尚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吴明明噙着泪花,由衷地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