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近日,北仑区人民法院公布了案件审理中与委托鉴定有关的一组数据:去年该院的313起委托鉴定案,每起平均耗时58.7天;今年1至5月份,该院已办结的98起委托鉴定案,每起平均耗时31.4天,相比去年,平均耗时缩短27.3天,由此带动审判效率的大幅提升。北仑法院负责人表示,这得益于该院今年年初开始的司法鉴定环节耗时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
在司法审判中,部分案件审理周期过长是一个普遍现象,少数案件从受理到结案甚至长达两年多,并因此造成司法成本的增加和当事人的不满,究其原因,与其中司法鉴定环节缺乏规范管理有直接关系。去年,北仑法院在审理一起建筑合同纠纷案时,一方当事人要求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为此,法院共组织了5次现场勘查,又多次补充鉴定材料,耗时5个月之久。
今年年初,北仑法院推出了对司法鉴定的节点用时监管机制,其主要内容是,对于需要鉴定的案件,法院从接受当事人申请开始,对鉴定机构的选择、现场勘查等21个与鉴定有关的重要环节确定用时节点,据此统计出从各个环节的平均用时,以强化鉴定流程的监管。今年1-5月,该院在120起需要鉴定的案件中引入了这个机制,共录入2000余个节点信息。
为确保鉴定的进程,该院还规定每半个月对所采集的节点用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可能影响进程的问题。建筑工程纠纷案是涉及鉴定较多的诉讼,去年该院共受理17个与建筑工程有关的案件,平均用于鉴定的时间达140天。负责委托鉴定的法官通过对节点用时监管的采集分析,发现其中“通知补充鉴定材料时间”和“收到补充鉴定的材料时间”2个节点用时特别长,于是及时提出了改进建议并被法院采纳,今年,该院受理的9起类似案件中,仅1件需要补充材料,平均鉴定用时缩减到32.3天,效率提高77%。
与此同时,该院还加强审判业务庭、对外委托机构与鉴定机构三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以提高鉴定效率。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中,有不少需要通过鉴定确定伤情,过去,鉴定伤情平均需要13天才能完成,通过三方协调配合,现在此类案件大多当天即可办完有关手续,选取并确定鉴定机构,效果十分明显。
据了解,北仑法院的鉴定节点用时监管机制在全国也属首创,为此,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近日专门作出批示表示充分肯定,涉诉当事人也对此普遍给予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