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救援、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安抚家属……作为“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地,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双岙村全体党员群众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冲上救援第一线,全村动员、全力以赴、通宵作战,忘我地投入动车事故救援和善后工作,把温暖传递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
第一个念头就是救人
23日晚上8点多,双岙村村支书郑伟洛正准备出门去看住院的儿子,接到村民报告动车出轨的消息后,他马上打电话向街道领导汇报情况,并紧急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联防队员赶赴现场,在大规模救援队赶到之前率先展开救援。
村委会委员、预备党员王晓建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到处在喊救命,有的人身子被压,有的腿被压,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救人。”没有工具,就搬起石头砸窗,窗户打开了,王晓建就把身子探进去,抓住里面的人往外拉,一连从车里救出了4名伤员,并协调当地企业派车,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至临近的温州康宁医院、鹿城人民医院。
村干部王爱崇赶到现场时,看到一个伤员,二话不说,背着他就往马路上跑。来回救出了数名伤员后,王爱崇又赶回村委会仓库取应急设备。看到仓库锁着,手上却没有钥匙,急得他直接用脚踹,门踹开了,20多个应急灯、20多个头盔被送到了现场救援人员的手中。这些应急设备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消防官兵赶到后,郑伟洛等现场指挥,为不熟悉道路的救援人员当向导,安排人员帮助寻找临时指挥所:“许多120的救护车不熟悉道路,我们就一辆辆的把他们引进来。”王爱崇和村民们打起手电筒,站在道路沿线的泥坑旁边,提醒大家注意脚下的道路,指引出去的路线。王晓建拿起了喇叭筒,维持现场秩序,随后又带领村联防队员上了高架桥去疏散旅客,指引他们到达地面,转移到安置点。
从23日晚20点40分起,村两委干部门彻夜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始终坚守在一线。由于他们的前期直接救援和后面的协助配合,为很多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只想多做一点事
在专业救援队伍展开救援后,看到有的旅客缺水难忍,村两委又立刻组织村民做起了后勤保障工作。王爱崇、徐东升、徐忠和等扛了26箱矿泉水,爬到高架桥上为旅客、救援人员提供饮料解渴。
连续几天,矿泉水、面包、方便面……100多箱物资被村干部、村民们抬的抬、运的运,送到了现场、送上了高架桥。
邱翠微今年50多岁,是村里的老党员,务农为生,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买来大米、绿豆,烧好稀饭、煮好绿豆汤,然后带领十几名村里的妇女一起分送到武警官兵、工作人员手中。
温州第二十三中学离事故现场最近,被定为家属接待处,为旅客提供临时落脚点。村支部委员郑建华通宵在现场东奔西跑、参与救援,鞋子不知掉在哪里,打着赤脚回家后又急忙赶到二十三中,接待起了前来寻亲的旅客亲属。
面对焦急万分的旅客亲属,郑伟洛、王晓建、廖艳珍等村干部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讲述,帮他们从住院名单中搜索亲人的信息,指引他们去相关的地点寻找亲人,同时送上一杯杯热茶,安抚旅客们焦虑的心情。
“当时,家属们情绪都很激动,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就给他们递上茶水,送上毛巾。”王晓建说,他十分理解家属们的心情,只希望能为他们多做一点事。
救人是我们的本分
7月27日,鹿城区领导看望慰问参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救援工作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并向他们送去了慰问金,以表敬意和感激。收到慰问金的当天,双岙村村两委就决定把慰问金发给参与救援的村巡逻队和村里的困难户。
“当时参与救援的村民非常多,几乎全村出动,村两委不能拿这笔钱。”村支书郑伟洛坚定地说,“救人是我们的本分,不想要回报。”事实也的确如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例在双岙村里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