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眼界宽有资源带回新理念 青田"华侨村官"造福家乡

   浙江在线08月17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38℃的高温,徐定陆在烈日下疾步向前。徐定陆穿着绿白相间的T恤,下身穿着白色七分裤,脚穿一双白色的凉鞋。这身装扮,在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港头村,显得格外惹眼。一路上,徐的同村好友纷纷与他打招呼。但跟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友们都光着膀子,露出太阳暴晒后黝黑的肌肤。

  徐定陆是青田县的“华侨村官”。在做村官之前,徐定陆到过100多个国家。在国外创业30多年后,2008年徐定陆在朋友的力邀之下,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

  在青田县,像徐定陆这样的“华侨村官”还有很多。在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青田县出现了59位“华侨村官”,他们都在国外有数十年的打拼历史,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带回来了很多新理念。

  带来了财富增长了见识

  青田人漂洋过海,出国打拼,一切皆因贫穷。

  青田县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贫困县。因为地少,人均只有几分地,导致粮食紧张。青田人漂洋过海,出国打拼,一切皆因贫穷。

  青田县方山乡周岙村的“华侨村官”周亮洪,家中有5个兄妹,“那个年代,基本没有吃饱过,为了过日子,路旁只要有空隙,就会见缝插针地种上地瓜。”周亮洪说,见缝插针式的耕种模式改变不了地少的根本局面,无奈之下,1987年,周亮洪开始出国打拼。

  周亮洪去过巴西,但是在短暂停留之后来到西班牙。他在西班牙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餐馆里打工。后来又租了一间店面从商。可是经营并不顺利,最困难的时候,连房租都无法支付,无奈只能把摊子摆在了地铁口、公园内。“那时候,几个月才做一个集装箱的货”。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每个月都要做十多个集装箱。如今,周亮洪的生意已经涉及贸易、地产,遍布西班牙、南斯拉夫和浙江的湖州、义乌。

  与周亮洪出国原因略有不同的是,徐定陆是因一场意外的大火走出国门。

  30多年前,徐定陆在青田县城经营一家家电铺子,后来,一场意外的大火把店内的家电付之一炬。

  万般无奈之下,徐定陆也加入了青田县的出国大军。在国外30多年的时间内,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直到1999年,才在葡萄牙安顿下来,并成为一家大型娱乐俱乐部的老板。

  数十年的国外磨练,不仅给青田华侨带来了财富,同样也增长了见识。这也为以后的竞选村官,奠定了基石。

  一次,从西班牙的媒体上,徐定陆看到关于中国建设新农村的报道。于是2007年,徐定陆在一次回乡探亲之际,特意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后来,在村内朋友的力邀之下,决定竞选村委会主任。

  颇懂策略的徐定陆,一边返回西班牙,把俱乐部整体转租,而另一边,出资10万元,把村里的老年协会翻修一新。

  就在徐定陆准备竞选港头村村委会主任之际,方山乡周岙村的周亮洪、船寮镇朱店前村的洪树林等人也纷纷不约而同地开始返乡竞选村官。

  青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饶钦英介绍,在2008年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青田县一下子涌现出36名“华侨村官”。

  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一切

  华侨离开家乡数十年,自身经济条件这么好,能适应辛苦的村官生活吗?

  “华侨村官”密集出现之后,争议四起。

  有村民认为,这些村官不仅资金丰厚、社交广泛,更重要的是经验丰富。而也有一些村民认为,华侨离开家乡数十年,自身经济条件这么好,能适应辛苦的村官生活吗?放弃国外的生意,他们心里平衡吗?

  “甚至还有村民怀疑我们是否做几个月后,会偷偷跑回国外。”徐定陆说:“我听到这些声音,什么都不解释,只要自己实实在在做出些东西来,大家也就理解了。”

  港头村的小学建于80年代初期,年久失修如今已经成危房。在没有政府任何支助的情况下,徐定陆发动在外国的朋友和当地村民,集资重新修建学校。村里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当地的孩子,在学校读书仅30人左右,其余的都是外来民工的子女。

  “并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孩子少,就不去修建学校了。”徐定陆说。

  在徐定陆的思维中,村里的很多孩子都随父母出国,在国外读书,享受外国的优质教育,“我们要将心比心,为什么我们不能同外国政府一样,给外来民工子女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呢?”

  一名在意大利的同学得知情况后,出资50万。徐定陆和其他两位村干部各出资3万,其他村干部各出资1万……很快,700多万的资金便筹集到位。

  记者采访时看到,在村委对面,学校的老校门仍未拆除,穿过老校门,里面是正在建设的新学校,新学校已经进入装修阶段。

  当地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大家都是比较佩服徐定陆,不管自己出资多少,能够从民间筹集700多万不是易事,“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华侨村官的能量。”

  出资20万为村里做规划

  周亮洪的林业规划依然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担任上一届村主任的3年中,他改变了周岙村的交通。

  让新官上任的周亮洪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村里说是在建设新农村,却没有一份完整的规划,“没有规划,那你要建设一个怎么样的新农村呢?”一个意外的事情,让他更坚定了新农村规划的重要性。

  青田华侨发达以后,往往会把家中的土楼推倒翻新。因为在有钱之后,村民之间互相攀比,建房一户比一户大,一户比一户高。但是,建好房屋之后,人都回到国外,整幢新房人去楼空。房子翻新无人居住,成了青田农村一道特殊的风景。“村里七层以上的民宅,空着的比比皆是。”周亮洪说。

  一次村民建房之中,周亮洪发现村民在重新建房时,依然按照老房子的面积建设。而老房子在建造时没有规划,占地很大,留下的街道却很窄。周亮洪上门劝说,但对方表示大家都在这样建房,为什么他就不能。

  这位在浙江湖州太湖南岸,投资开发豪华楼盘的地产商人,第一次面对一个民宅犯难。“周岙村到处是新房子,却没有新农村。”周亮洪最终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2009年底,周亮洪个人出资20万元,委托浙江大学花了一年的时间,为周岙村做了一份《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中,包含了农业观光规划、景观生态林业规划等。目前,规划内容已经交付,正在准备实施阶段。

  在周亮洪的算盘中,水田依然种水稻,旱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但是,如何让那些留在家中的华侨家属去种植这些旱地呢?

  “我准备自己先种,种杨梅,或者种从西班牙引进的大樱桃,让大家看见利润,再去发动他们种植。”

  “如果到那时,大家依然不愿意种呢?”记者问。

  “那我就借钱给他们种,他们丰收了,还我本金不计利息,如果他们亏本了,就算了,一笔勾销。”周亮洪说。

  周亮洪的林业规划依然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担任上一届村主任的3年中,他改变了周岙村的交通。他自己出资70多万,再发动朋友和村民集资100多万,打通了周岙村下属各自然村的道路,还专门开辟了村内各林业规划点的道路,“要发展,先修路”的基础已经初现端倪。

  华侨村官的萌芽,在青田县一直存在。

  青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饶钦英告诉记者,很多年前,青田就有一些村干部握有国外居留证,但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村里处理村务,与其他村干部没有什么区别,“不过那时候,这类‘华侨村官’仅仅是个别现象。”

  回流政策吸引华侨

  在2008年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华侨村官”在青田县密集涌现,全县414个行政村,出现了36名“华侨村官”。

  饶钦英分析,华侨回流,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内的经济形势大好,另一个原因是青田县出现的一些回流政策,吸引他们回家乡投资。

  青田县侨办主任徐向春认为,“华侨村官”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正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他们在海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而且儿女已经成年能够独立发展,本人尚处壮年,以当村官来实现后半辈子的人生价值。

  上一届“华侨村官”的密集出现,无疑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在今年初,农村新一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青田县涌现出59名“华侨村官”,比上一届增加60%以上,其中有40人担任村两委的一把手,而且很多都是连任。这些“华侨村官”,大多集中在青田县方山、山口、温溪、鹤城等乡镇,而这些乡镇也正是青田华侨的发源地,因为当初走出去的人多,现在回来的人多了,村官出现得也多。

  选民认可才能过关

  饶钦英透露,当地领导外出考察时,接触到一些在国外的青田华侨,很多人都表示将回乡竞选村官,“估计以后一段时间内,‘华侨村官’的数量还会上升。”

  饶钦英表示,组织部门还将把好“华侨村官”的入口关。无论多优秀的华侨,也要依法接受选民的检验,选民认可了才能过关,“不能因为你是华侨,就一定包你当村官。”

  当2008年,“华侨村官”密集出现以后,青田县委组织部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给予政策的引导。

  “主要是培训,每年搞几次,他们长期在国外,对国内的政策、法规了解较少,我们把这些给补上,告诉他们如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履行村官的职责。”饶钦英说,培训的内容还包括宗旨观念和理想信念的教育,还有“新农村党务”和“如何当好村干部”等内容。

  同时,对于“华侨村官”想做的公益事业,组织部门会设法在提高办事效率上给予帮助,尽量把事情做成。

  饶钦英还表示,政府对“华侨村官”的扶持,也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对他们过度放开,对他们的成长不好。“这些村官在国外闯荡数十年,与人打交道的技巧上非常娴熟,这些本身就是他们的优点,如果政府再对他们过度扶持,也容易给这些‘华侨村官’造成特权。”

  在困惑中更加成熟

  数十年的国外经历,徐定陆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国的农村都是小洋楼,绿化好,生态也好,看上去很清雅。

  “优美环境靠的是大家的努力,”徐定陆告诉记者,在很多国家,路旁会放着许多个大小不一的垃圾桶,有些是收集生活垃圾的,有些是专门收集玻璃和废旧电池的。生活垃圾每天都会有专人收集,而其他的特殊垃圾,隔一段时间才有人收集。一次,徐在俄罗斯的地铁上看见一名老太一边吃瓜子,一边把瓜子壳用纸包好,放入口袋。出了地铁口,老太才把口袋里的瓜子壳放入一旁的垃圾桶。“那时还很早,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人家就有这样的环保意识了。”这名地铁老太给徐定陆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上村官以后,徐定陆把这种垃圾分类制度也带到了港头村。在港头村的街头,可以看见数个垃圾桶并列排放,但桶内的垃圾并没有分类。

  徐定陆说,刚开始,他去劝说一户外来民工家庭把垃圾分类,但是遭对方的笑话,说他太超前了,“国内大城市的垃圾分类还没有执行好,你居然对农村也提这么高的标准了。”

  “现在才认识到,村民能把垃圾收集到塑料袋,再扔进垃圾桶已经很好了。”徐定陆笑道,至于分类,还要慢慢推广。

  当地一位官员私下向记者透露,华侨从国外带回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先进的理念。但是,先进的理念如何在中国农村扎根,仍需要漫长的岁月。同时,“华侨村官”遭遇的这些困惑也并非坏事,村官们可以在困惑中更加成熟。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特别策划 更多...
浙江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
·皮革制胶囊,治病还是致病?
·【特别策划】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志礼访谈
·浙江在线联合省高院直播知识产权庭审案例
·“平安浙江”建设新闻发布会 现场直播
平安时评 更多...
·闯黄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之举
·钱江晚报:别让子弹乱飞
·钱江晚报:烂尾楼的账,轧得平么
·青年时报:“换马甲”换不出机场费正当性
·钱江晚报:山寨救护车 哪来的生存空间
·钱江晚报:到底是什么让法官“眼花了”
平安发布 更多...
·5月15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按实际行驶路径里程收费
·杭州:运河闸弄口段恶性杀人抛尸案 警方悬赏协查
·早晚高峰还车难 杭州再划出18个公共自行车储车点
·杭州警方征集运河命案破案线索最高奖励5万元
·杭州交警集中常态整治违法停车 更人性更实际
合作媒体  
主要成员单位网站  
廉政在线 浙江组织工作网
浙江文明网 浙江法院网
浙江检察网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教育厅
省民宗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浙江交通网 浙江农业信息网
浙江林业网 浙江卫生网
省安监局 省环保厅
浙江统计信息网 省工商局
省海洋与渔业局 省质监局
省粮食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共青团 省妇联
省公安边防总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