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他,英俊、聪明,是桐乡市一家知名企业的业务员。他的未婚妻年轻、貌美,是该企业老总的秘书。
他俩原本打算今年下半年结婚。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准新郎”却东窗事发了,被桐乡警方以涉嫌职务侵占罪依法执行逮捕。
女经理报案
2011年5月23日上午,一名女子走进桐乡市公安局报案,说她公司一名姓傅的业务员在与香港某公司业务交往中“做手脚”,使公司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这名女子是桐乡一家知名企业的经理。
鉴于涉案金额巨大,桐乡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立即抽调精干民警深入该企业调查。由于该企业业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办案民警只得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进行案件侦查。
傅某,2006年进入这家企业,5年多来,他的“业绩”一直不错,年收入均在20万元左右。表面上看,他经手的每一笔业务,从出厂单到财务结账单,找不出瑕疵。但办案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发现了该公司财务只核对销售货物的重量而不核对码数的核账漏洞。
而傅某就是利用这个漏洞,自2009年5月开始,在与香港某公司业务交往中对出厂的经编布擅自改动“码数”,从中渔利。“码数”即经编布的长度,如稍作改动,对于一个业务量大的企业来说是根本发现不了的。
业务员自首
就在民警紧锣密鼓展开侦查的时候,6月14日,傅某自己跑到桐乡市公安局来投案自首了。
傅某交代说,他在与香港某公司业务交往中耍了点“小聪明”。他利用公司财务只核对销售货物的重量而不核对码数这一管理上的漏洞,在每次发货后采用将财务入账的出厂单减少码数及单价的方法,使公司账面的实收货款比应收货款高,从而产生一个差额;然后他将这部分虚增的经编布在公司财务的出厂单上伪造成仍以香港某公司的名义出厂,从而冲抵之前公司财务账上产生的差额,实际虚增的这部分经编布再由他销售给海宁的几家公司,而这部分货款都由傅某个人收取。
为获取证据,办案民警一头扎进了浩瀚的票据之中,并根据每一次出厂经编布的数量与不同单价核算出该笔货物的价值。从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整整两年时间,傅某从中非法获利近69万余元。
三个男人“一台戏”
随着侦查工作的层层展开,办案民警发现,要完成如此隐秘的“杰作”,光靠傅某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出厂单是如何开具的?验货是如何通过的?因此,整个“销售链”中另有二人必然知情。一个是傅某所在公司的仓库保管员金某,另一个则是香港某公司驻上海办事处的跟单员张某。
作为业务员的傅某,每次货物出厂须经仓库保管员金某签单,而跟单员张某所在的香港公司又是该经编企业的老客户、大客户,每一宗货物的进出张某都要经手。
随后,金某和张某这两位“幕后推手”都被“请”进了公安局。经审理查明,2009年5月,傅某和张某经多次密谋策划“少卖多报”,随后,傅某又将金某拖下水。经查,至今年4月,傅某分赃给张某15万元,金某3.2万元。
9月8日,经桐乡市检察院批准,涉嫌职务侵占罪的业务员傅某、跟单员张某被执行逮捕,仓库管理员金某则被取保候审。
在铁窗内,傅某流下了忏悔的泪水,他对民警说“:自己结婚在即,压力很大,见此有利可图才铤而走险的。没想到,耍了点小聪明结果栽了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