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9月15日讯 (记者 吴孟婕) 连日来,一种售价仅十几元的鱼精蛋白突然缺货,搅乱了全国各大医院的心脏手术,也引发了人们对廉价药品“失踪”现象的关注。一种不可替代的“救命药”,为何出现全国性的断档?这一事件背后,是否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记者今天对几家省级医院展开了调查。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鱼精蛋白一直供货紧张。上周,我们多方组织,终于‘抢’到了15支,应该可以勉强维持到月底。”省中医院药剂科王伟琴副主任药师告诉记者,在北京几家心脏病手术最集中的医院,这种药的库存估计还不能满足一天的需求。
“独门解药”的全国告急,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和鱼精蛋白同类的急救抢救用药,如尿激酶、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都曾遭遇断货。“还有不少‘好用价廉药’消失后没有引起重视,因为那些药品可以找到价格相对高一些的替代品。鱼精蛋白不可替代,相关问题就凸显出来。”省儿保药库的一位主管药师说。
在“小药”缺失的背景下,“抢货”和“备货”已成为医院药房的常态。“目前采购形势空前紧张,总体上还能维持正常运转,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位省级医院的药房主任无奈地说,“像心得安等常用低价药片,订购100瓶,等几天能送来五六十瓶就不错了,只能断断续续地备点存货。”
药品“失踪”,无奈的不仅仅是医院。在省中医院药房取药处,患者李大伯向记者展示了手中的收费单:“一种我服用了几十年的老药说没就没了,只好改配贵一些的替代品,一盒药从2元变成了5.5元。”旁边一位中年女士也说:“我来帮家人配雌二醇,但门诊医生告诉我,这种药已经断货很久了。”
药价一降再降,廉价药却难觅踪迹,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仍存在。而一系列问题的接连出现,也引发了公众更深的忧虑:会不会有更多的老药面临消失?
“药企减产或停产,一方面因为原材料短缺,另一方面是定价机制的倒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药剂科负责人表示,“像鱼精蛋白,实行政府定价,十几元的售价多年未变,而在此期间,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经销成本等都翻了好几倍,薄利之下,药企自然缺少生产积极性。”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蒋华良曾对紧缺、断档的廉价药问题进行过专题调研。他发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的绝大多数是普通药、常用药,利润空间较小,却成为近年来国家药品降价的主要对象。
作为企业,制药公司的趋利性不难理解。当成本逐渐高于定价时,企业只能用“脚”投票,退出市场。否则,继续生产只可能出现重大质量隐患。此外,王伟琴发现,自去年全省药品联合招标启动后,不少药品出现了“中标死”的现象:“有些规模较小的药企,其生产能力仅能保证一个地区的需求,中标后,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产量不太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个别药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一种药品的价格十几年不动肯定不太正常,希望政府的调价政策给廉价药品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加强药品存量不足的预警防范工作,让鱼精蛋白等‘好用价廉药’起死回生,防治更多‘老药’重蹈覆辙。”采访中,不少医生和患者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