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凌晨2点,考生孙亚(化名)给父亲发了一个短信说睡不着。
父亲回了一句:别多想,正常发挥就行。这时候只能靠自己调整好了。
事实上,孙亚父亲也紧张地几乎一夜没睡。今年绍兴地区共有1393人报名参加司法考试,仅考场就比去年增加了10个。全省共19918人报名参加,比去年增加了4.5%,但实际参考率为77.7%。
早上6点50分。一辆司法警车亮着警灯驶进绍兴市高级中学。车里装着千余份司法考试第一场综合知识的试卷。主监考官、绍兴市司法局局长周骄德亲自拆开装箱密封条,与其他监考人员一起进行最后一次清点和分理工作。
马上要举行的就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考”———国家司法考试。今年是它走过的第10个年头。“第一”的名号源于它的通过率低。据学法网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考生认为今年的试题难,非常难!
容纳30人的考场有13人缺席
9月18日00:09,网友“个园竹风”发微博说:今年司法考试我居然弃考了!明年的司法考试一定要通过!不能这么不给面子呀!好好奋斗,定个计划。
9月17日,绍兴市高级中学教学大楼走廊内,整齐地摆放着多余的课桌椅,教室入口处贴着考生信息,墙角边是一箱矿泉水供考生自取。监考老师一律换上软底的平底鞋,生怕一点声音打断考生的思路。考桌之间的80公分间距是校长王志夫带头拿着尺一个个量出的……到处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第一场考试内容是综合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法制史等内容;下午和第二天还有3场,分别是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民商事法律制度和案例分析等。两天四场考试基本涵盖了法律的每个领域。
第一场考试,绍兴考点缺考344人,占总人数的1/4。“最多的一个教室,30个考生,13人缺席。”周骄德说,按以往的经验,等到第四场考试能有一半人来考就不错了。“基本都是报名踌躇满志,考前临阵磨枪,信心不足就不来考了。”
上午11点45分,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华燕走出校门口。早已等候在外的妈妈马上端着冰镇饮料迎了上去。这阵势丝毫不亚于高考。
“怎么样?”妈妈问。
“难,算了,明年再考吧。下午考也是白考。”应华燕丧气地说。
1990年出生的应华燕是一名法学大三学生。用她的话说这次是来“练手”的“,熟悉整个考试过程,希望能对明年的考试有所帮助”。
数据显示,近两年我省报考司法考试的人数增幅明显,增加的人数大都来自即将毕业的法学院学生和公安系统的人员。
孙亚就是一位公安民警,26岁的小伙子,平时再出现场都没发慌,考试前夜还是失眠了。为了更好的前途,孙亚报考了司法考试。“人家说报个班就行,可现在谁都报了班。算了算了,明年再考。”
9月17日下午,孙亚的座位始终空着。
省司法厅司法考试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与往年相比,缺考率明显增加,但原因尚不清楚。
还记得“司考”的那个夏天吗?
9月17日23:16,网友“飞狐听风”发微博说:今晚破例没有早睡,其实也睡不着。不经意中看到两年前准备司法考试期间的日记,就是那个令我绝望到想发疯的夏天,现在读起来还是压抑得想哭。
网友“检察官手记”的评论:常常去回味那些日子,对于很多人而言,那段经历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卫,2003年通过司法考试,2004年获得律师执业证,2006年年创收过50万元。如今,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年轻律师。
2002年,28岁的余卫参加了我国首届国家司法考试。那时,他还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本科念的是中文学,但我想做律师,这是个极具挑战的工作。”他利用休息时间攻读了法学本科,开始向法律界转身。不过遗憾的是,那一年的“司考”,他差了6分。
2003年暑假,余卫在绍兴图书馆待了整整3个月,把那几大本近千页的教材翻来覆去地看。“到最后,一起复习的几个人能出考题相互考。”“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还是错?”这是余卫在考试前一天被问到的题,没想到第二天真的出现在试卷上。8年后,他对这道题依旧记忆犹新。
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欣慰的。这一年,余卫考了386分,顺利通过。“记得当时30人的考场几乎坐满。大家都怀着对法律职业的向往,对这场考试很在乎。”
就这样,快到而立之年的他毅然放弃了工作7年的教师岗位,走上律师之路。余卫记得,去教育局办离职手续时,一位领导反复对他说,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多少人出去了想回来。做了律师助理一年后,余卫拿到了律师执业证。之后,他成了绍兴市教育局的常年法律顾问。
周末,余卫都忙于参加业内的研讨会、沙龙,攻读在职法律硕士。“或许经历过司法考试的人都有一种毅力。”
这种毅力,青海姑娘小武更是深有体会。她在考试路上绊倒了6回。从浙大法学系毕业后,小武到律所实习,白天给律师当助手,晚上回家挑灯夜读。回想那几年,她坦言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每年都在经历着“失望———准备———希望———失望”的轮回。直到第7次考试,她才勉强通过。之后,她没选择做律师,而是去了某家知名企业做法务。“有时候加班到半夜,有时候工作上遇到一些不如意,回想起准备“司考”的日子,立刻觉得眼前的麻烦根本算不上什么。”
我省已有1.8万人走过独木桥
9月16日10:50,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法学院教授孙笑侠发微博说:统一“司考”10周年了,童鞋们是第十批了。10年前这一举动的初衷是为促进法律职业统一化,当时就难题四起,现在看来,老问题仍存在,新问题又增加了。
国家司法考试是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就意味着无法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今年的司法考试是第10届,它的前身是律师资格考试,自2002年改为司法考试。
“将法官系统考试标准、律师资格考试等统一为司法考试的初衷,是为了统一法律职业的基础。将通过司法考试作为法官、检察官、律师这些法律职业的入门标准,避免了律师业务水平高于法官、检察官的现象发生。”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罗思荣说。
对于今年司法考试缺席率高的现象,罗思荣认为“:由于司法考试报名门槛较低,前两年通过率较高,很多人抱着尝试的心态参与考试。有的人在临考前底气不足,因而会弃考。”他表示,在关注这一绝对缺席率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法学科班学生考试的缺席率。“他们才是“司考”的主力军,法律专业人员的预备役。”
据统计,10年来,我省已有1.8万余人顺利通过司法考试;通过率从最初的10%逐年提升,最高是2008年,为20%左右。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可获得由司法部统一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如果想要成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还需符合《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规定的条件。
“司法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标准,是通向法律职业的通行证。但要成为一名专业法律人,相比法律实务,法律理念也相当重要。因为理念推动着社会法治的进步。”罗思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