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8日讯
在履职“新桥镇党委委员”这一岗位之前,蒋灵芝在金清镇大浦村担任村支书助理刚满三年零三个月。从一名大学生村官到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她一次性完成了“三级跳”。
身份转变的节点是2011年6月份,我市以乡镇换届为契机,在全市首次统一面向优秀大学生村官竞争性选拔10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干部在基层一线培养,到基层一线成长,从基层一线选拔。着眼于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我市为优秀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搭建了这一公平竞争的平台。公告发布后,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广泛欢迎。
让工作业绩成为参加选拔的“入场券”
有人用“千帆竞渡”来形容这次大学生村官竞争性选拔的活力。
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有机会参加本次竞争性选拔,在更大的范围内挑选优秀人才,市委组织部适当放宽报考条件,除符合干部选拔任用基本条件和资格外,凡具有任职满2年以上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的在岗和不在岗人员均可报名。在全市选聘的2521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236人符合报名条件。
但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并不是都有机会参加考试。让业内人士最为肯定的是“三优先”:工作能力强者优先、业绩突出考核优秀者优先、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者优先。以此为导向实行考前综合量化评分成为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最大的亮点。从村官工作年限、任职、考核、荣誉、创业等五方面情况设置指标体系,按照不同权重进行量化评分,突出报考者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真正让“干得好”的有机会考。
根据量化评分按拟推荐考试人选与选拔职位数20∶1的比例,从高到低确定参加笔试人选。最终,在报名的575名人员中确定了216名人员参加笔试。
从1236到216,进入笔试的人员比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数少了1000余名。“基本上是认真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有效过滤了一些‘只会考试不做事’的‘考试族’,从而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做爱岗敬业的‘干事族’。”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杨剑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