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小安”这个名字是虚拟的,“妓女”的身份是虚拟的,其接客日记也是虚拟的,但“妓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却并非虚拟的。
9月28日,杭州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通报,针对近期备受广大网民和媒体关注的“若小安1”微博内容,杭州公安机关迅速跟进,已经查明事实真相。网民“若小安1”其实是一名已婚男子,其微博中叙述的所谓“杭州失足女”经历纯属捏造。
不由想到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你不知道在网上与你聊天的,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当然,这句话没有骂人的意思,只是说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无可捉摸。《红楼梦》有句诗,特能概括网络的虚拟性:“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用它来形容太虚幻境,其实网络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又何尝不是一个太虚幻境?我们至今不知道,连红学家也没有搞明白,一部《红楼梦》,颠倒众生,曹雪芹到底是真在写自己的身世,还是记述他的一场梦,或者说曹雪芹根本就是在幻想,并在幻想中得到某种满足呢?
当然关于《红楼梦》,专家很多,说法也很多,有人说作者并非曹雪芹,也不是一大老爷们,而是一个女人。“曹雪芹”这名字就像女人,就如南山路上的那个陈端生,写出《再生缘》的陈端生,听上去真像男人一样。所以说望文生义,往往是错的。就说“若小安”这名字,听上去腻腻的,女人味十足,但谁能想到他原来是个爷们呢?
我也搞不懂,扮什么不好,他为何非要扮妓女呢?刚看了报道,说他之所以扮妓女,是为了“吸引网民关注,提升自己网络知名度”,或许真是如此。但这原因是不是太简单了呢?我粗粗浏览了下他的微博,他写得很认真、很投入,而且也特别想表达一些深刻的东西,显非为了“吸引眼球”这么简单。应该承认,在凤姐、芙蓉姐姐功成名就之后,如今你要想在网上成名,炒作的难度已越来越高,单靠扮妓女、写接客日记,这是木子美当年的做法,早就不管用了。所以对于这个“若小安”,我期待能有更深入的剖析,我期待心理学家的看法、社会学家的看法,甚至期待作家的看法。
一个人在网上公然以“妓女”身份出现,用一句时评的流行标题,那就是“妓女微博是一封举报信”,警方想不介入都不行。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是这个“若小安”受到了行政警告与经济处罚,他本人也已认错和悔过。相信“若小安”的微博及其内容也将不复存在。这事似乎已到此为止,而要说这事对于网友的启示,当然就是要谨言慎行,守住言论的边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有些想法,我还是不吐不快——“若小安”这个名字是虚拟的,“妓女”的身份是虚拟的,其接客日记也是虚拟的,但“妓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却并非虚拟的,而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据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