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浙江每500人有1人得性病 梅毒病例数居全国第一

  制图高薇

  日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浙江省2010年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报告》,2010年,浙江省发病率排名居前5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梅毒、乙肝、肺结核、淋病、痢疾。其中,梅毒报告病例50311例,比2009年增长了13.74%,比排名第二的乙肝多了16000多人。

  报告还指出,2010年,浙江省梅毒报告病例数居全国第1位,淋病报告病例数居全国第2位。梅毒报告病例数居前4位的市分别为杭州、温州、金华和宁波市,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57.95%。

  省疾控中心在2007年的报告中曾说,杭州市为梅毒和其他性病的高发地区,每年的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7年杭州市被卫生部定为全国性病监测点,开展性病常规监测工作。

  2010年全省共报告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5种性病100432例,比2009年同期增长2.47%,总报告发病率193.88/10万,差不多每500人中就有一例报告性病病例。

  70岁大伯被查出梅毒

  老伴医院里当场发飙

  上周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劳力民主任的专家门诊,来了近20位病人,就有3位病人检测出来患了梅毒。

  有位是年近70的大伯,他来复查。之前,他要做前列腺手术,手术前做艾滋病、梅毒和淋病的血液化验,化验结果一出来,医生告诉他手术暂缓。为什么?老大爷和老伴问。

  医生不说话,递给他们一张化验单,老伴一把抢过化验单:“梅毒!阳性!你做过什么事情了!”老伴哭得面红耳赤,扔下他回家去了。老大爷两手拎了很多东西,尴尬地朝医生护士笑笑:“是不是弄错了?我怎么可能有那种病……”

  皮肤科又给老大爷做了化验,确诊是梅毒。老大爷脸色很差,不停叹气:“那天回去,老伴和我吵翻天,还说要把儿子女儿叫来说说灵清,我差点跪下来,好不容易说好再查一次看结果。唉……还是这个结果,回去怎么交待……”

  老公突然得了“神经病”

  一查原来是梅毒作怪

  劳主任门诊还有一位病人,是从精神科转诊过来的。

  一位42岁的企业中层,领导着部门十几位下属。他老婆说他平时性格挺温和,“可是最近就像换了一个人,我看着他都觉得很可怕”。

  有一天半夜里,老婆看到老公站在书桌上想往墙上爬,吐口水骂人,骂得很大声。老婆叫他,不应,好不容易拉下来,他一声不响不吭坐在床边,不肯睡觉。白天,老公正常一点,但就像失忆一样,连远一点的公园都不认识了。

  夫妻俩先去精神科检查,医生认为不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做过血液化验,查出老公得了梅毒。

  65%的梅毒患者可能一点症状都没有

  劳力民主任说,现在门诊中梅毒病人很多,大约占了皮肤科所有病人的5%左右,但大多数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病,身体上也没有任何症状,都是做手术、婚检、怀孕或者验血时查出来的。

  “医学界把没有症状的梅毒称为‘隐形梅毒’,患有隐形梅毒的病人在门诊中占了3/4,这很可怕。”劳主任说。

  梅毒的发病分成三个时期,一期是感染梅毒时间在1个月内,病人在性接触2-4周左右出现生殖器方面的溃疡(硬下疳);6-8周以后,转为梅毒二期,可能出现全身发疹的症状,侵入全身组织。一二期的梅毒如果不治疗,约有65%转为隐形梅毒。“就是说,病人看到自己有一些溃疡、疹子不在意,随它去,过了一段时间溃疡疹子好了,自己觉得没事了。这种梅毒最可怕,就像隐形杀手在身体内潜伏积聚力量,找准机会来个致命一击。”劳主任说。

  身上有溃疡手脚心有皮疹

  最好去医院查性病

  前两期的梅毒治起来不难,只要用最普通的青霉素就可以,治愈率在80%以上。劳主任说,“最怕的是发展到第三期,梅毒将侵入神经、心血管、脑部、骨头、内脏等,就像上面说到的那位42岁男病人,病毒侵入脑部,人变得痴傻了。这个时候,光是治梅毒,已经很难回复正常了。”

  到了第三期的梅毒,虽然也可以治,但是梅毒给内脏、神经等已造成的损害,很难逆转。

  劳主任在门诊中碰到过中风、眼睛视力突然下降的病人,女病人莫名其妙流产、做试管婴儿也怀不上,最后发现罪魁祸首是因为梅毒病毒。

  要检查自己有没有患梅毒,到医院做个性病方面的验血就知道了(感冒时做的血常规不会验梅毒)。劳主任说,身体上有些奇怪的溃疡,不痛不痒,手心脚心有砖红色的皮疹,就得特别小心,尽快来医院做检查。

  梅毒传播三途径:性接触、输血、母婴

  吃饭拥抱不会传染梅毒

  梅毒主要有三大传播途径:性接触、输血和母婴传播。

  根据浙江省皮防所的统计,20-30岁是感染梅毒人数最高的人群,这个年龄是性活跃期,感染比例高可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55岁以后的年龄组又出现一个感染高峰。这一年龄组的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性接触时自我防护意识不高,更容易被感染。

  此前也有报道说,病人在接受牙科手术、外科手术、内窥镜检查时,如果器械消毒不彻底,也有可能传染梅毒。这就告诉我们,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治疗、检查,感染机会会小很多。另外,剃须刀、修脚刀等器械,如果消毒不好,也可能成为传染梅毒的媒介。

  如果怀孕的准妈妈有梅毒,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方式来防止孩子感染,研究表明,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在90%以上。提醒患病的孕妇在怀孕初期就应该告诉医生,及早干预,成功率更高。

  如何预防梅毒?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施培武说,最有效的办法是洁身自好,不发生危险性行为,要有自我防护意识,有性接触时要使用安全套。和艾滋病一样,吃饭、聊天甚至拥抱,一般不会被传染。

  为什么浙江梅毒报告病例这么高?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施培武说,浙江省梅毒报告病例居全国第一,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我省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抓得比较紧。浙江省疾控系统对于传染病报告漏报抓得很严,报告敏感性很高,“所以我们省的病人数基本都记录在案了。相对来说,有些省份疫情报告敏感性没这么高,报告情况就没有实际反应的这么严重。”

  “另外,浙江省报告梅毒病人多,也说明我们省医疗制度抓得好。手术前、孕前和产前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筛查力度大,筛出阳性数当然也多。”

  施所长说,为了防止不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发生,省卫生厅不久前专门出台了《浙江省性病病例报告规范》,以提高性病报告的准确性。

  其次,现有的病例大多数是通过性接触被传染上的。梅毒病人多、发病率高,最主要的原因和人们越来越开放的性观念有关,人们的性接触方式多种多样,随之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浙江省是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婚恋关系不稳定。前年,绍兴市的一个调查表明,41.84%的农民工存在婚外性行为。社会各阶层的婚外性行为也越来越多,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做了调查,10%的已婚男性承认有婚外性行为,同时中国妇联的调查表明,女性婚外性行为比例为8.2%。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又做了调查,男性婚外性行为的比例上升到30.1%,女性为10.5%。

  另外,皮肤科门诊为了保护病人隐私,允许病人化名看病,有些病人用不同的名字在不同医院就诊,就可能被当做不同的病例上报了。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特别策划 更多...
浙江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
·皮革制胶囊,治病还是致病?
·【特别策划】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志礼访谈
·浙江在线联合省高院直播知识产权庭审案例
·“平安浙江”建设新闻发布会 现场直播
平安时评 更多...
·闯黄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之举
·钱江晚报:别让子弹乱飞
·钱江晚报:烂尾楼的账,轧得平么
·青年时报:“换马甲”换不出机场费正当性
·钱江晚报:山寨救护车 哪来的生存空间
·钱江晚报:到底是什么让法官“眼花了”
平安发布 更多...
·5月15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按实际行驶路径里程收费
·杭州:运河闸弄口段恶性杀人抛尸案 警方悬赏协查
·早晚高峰还车难 杭州再划出18个公共自行车储车点
·杭州警方征集运河命案破案线索最高奖励5万元
·杭州交警集中常态整治违法停车 更人性更实际
合作媒体  
主要成员单位网站  
廉政在线 浙江组织工作网
浙江文明网 浙江法院网
浙江检察网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教育厅
省民宗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浙江交通网 浙江农业信息网
浙江林业网 浙江卫生网
省安监局 省环保厅
浙江统计信息网 省工商局
省海洋与渔业局 省质监局
省粮食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共青团 省妇联
省公安边防总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