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讯 近年来,青田县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创建特色品牌、树立示范典型、创新组建方式等工作,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全县1336家非公企业中,共建立党组织182个,有442家非公企业实现了党组织覆盖,覆盖率达33.08%,实现了三个100%的组建目标,有力推进了非公企业“双强争先”。
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促组建。针对部分企业主对企业党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和部分党员转接组织关系不主动、不情愿、不积极等情况。各乡镇组织干部通过动员会、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认真听取业主意见,真心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消除畏难情绪,引导业主转变观念。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200余次,各类参会人数达1200余人次,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60余条。结合“非公企业大调查”,组织非公企业党建宣传队下企业、进车间进行宣讲,引导口袋党员、隐性党员主动亮身份。截至7月底,宣传队共走访企业80多家,有100多名企业党员主动亮出身份,58位职工主动申请入党,其中44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为企业组建党组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建立了以乡镇组工干部、工办、统计人员为主的非公党建专兼职统计员队伍。对非公企业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全面掌握辖区内非公企业数量、员工人数、党员数量、企业主的思想动态等,并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为组建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发挥红色党建品牌作用促组建。深化“红领兴企”品牌。从县直部门选派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同志和优秀中青年党员干部到重点企业担任红领兴企指导员。切实帮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提升党组织凝聚党员职工破解生产经营难题的能力,使企业主感受到党对企业的关怀。三年来,通过“红领兴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2000多个,直接增加产值2个亿。建立“红色指导员”队伍。从机关部门、学校、村(居)以及已建成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抽调一批优秀党员结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帮助加快建立党组织。目前,全县共有159名“红色指导员”被下派到159家非公企业,指导142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开展“红色结对”活动。该县34名县级领导干部和83名乡镇领导干部与117家非公企业结对,57个县机关党支部与70家非公企业结对,4个非公党建工作先进乡镇与4个非公党建较落后的乡镇进行结对,指导企业开展各类党建工作。同时邀请了24名老干部、老党员组成非公企业党建顾问团,帮助企业组建党组织和发展党员。
发挥示范典型带动作用促组建。重点树立意尔康集团、青山钢管、利益五金等一批非公企业党建示范典型。在企业中,深入开展红领兴企五行动(先锋行动、聚脑行动、雨露行动、文化行动、培训行动)、“三亮四带头”行动(亮身份、亮职责、亮业绩、带头献计献策、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开拓市场、带头创建和谐团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服务岗”,开展“党员承诺”等活动。示范企业党组织广泛开展关爱职工活动,如意尔康集团成立“民工救助银行”、“员工子女度假园”,为困难员工解决生病住院、子女就学、暑期留守等问题;东南管桩、利益五金等18家企业对员工伙食费进行补贴,减轻员工生活压力,让员工感到企业和党组织的温暖,从而提升企业党组织的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员工支持企业党建工作。2011年初,该县龙头工业企业青山特钢员工回企率达99%以上,意尔康、格瑞斯、兽霸等劳动密集型、员工流动大的企业,员工返回率也达85%以上,实现了企业党建和发展的双赢。通过典型示范,有效激发其他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的热情。
发挥区域行业联动作用促组建。突破条线框架束缚,积极探索区域化、行业化设置模式。今年以来依托社区组建的联合支部11个,以园区为单位组建的区域性联合支部23个,以石雕、小水电、电镀、休闲椅、制衣、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行业为依托联合组建的20个。突破封闭式党建思维,探索共建新模式。针对企业党建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积极探索机关帮建、村企共建、校企联建新模式。对党员人数不足的企业,采用党建指导员的形式,按照“对口指导、地域相近”的原则,从机关、学校、农村选派优秀党员到企业,指导建立支部,帮助企业发展党员,充当“孵化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