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经理在挪用资金190万元后“蒸发”了,警方苦苦追寻3年,线索时有时断……就在警方感到迷茫的时候,一条新的线索直指嫌犯躲进了新疆天山。于是,桐乡警方的追逃组直上天山追捕“老汤”。
项目经理卷走190万“蒸发”
“老汤”,真名叫汤建松,桐乡市屠甸镇人,今年53岁。因其长相老成,办事老练,许多年前人们就冠以“老汤”之名了。
2005年9月,浙江宝石建设有限公司与嘉兴保时捷服饰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车间建设工程施工协议,该工程总造价为623万元,由“老汤”担任项目部经理。在工程建设中,“老汤”从宝石公司领取工程备用金424万元,而真正用于支付材料费的还不足300万元,其余的120余万元被“老汤”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不仅如此,“老汤”还假借宝石公司的名义擅自向保时捷公司收取了69.7万元的工程款。当然,这近70万元的钱款也进了“老汤”自己的口袋。
此事直到3年后的2008年12月10日才在一次查账中被宝石公司意外发现,该公司立刻向警方报案。
桐乡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报后随即立案侦查。然而,由于从汤建松实施犯罪到宝石公司报案,时间跨度大,给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民警调查发现,汤建松最后一次在桐乡露面已是2年前的事,之后便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追踪多年却是一颗“烟雾弹”
自接到报案后,桐乡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便兵分两路进行侦查:一方面对汤建松的行踪进行全方位排摸,另一方面组织民警迅速搜集证据材料。
然而,由于从犯罪实施到案发相隔多年,建筑行业的人员又极其复杂多变,办案民警前后奔波2个多月才最终查明了汤建松挪用资金的事实。
在此之后,寻找汤建松的下落便成了重中之重。
2009年初,民警获得一条线索:汤建松在杭州露面,为的是看望一个在杭读书的亲戚。办案民警立即赴杭展开抓捕,但狡猾的“老汤”在杭城闪现之后又立刻销声匿迹了,并随之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民警尽管扑了个空,但没有气馁,继续对“老汤”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了解。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0年年末,警方突然收到一封汤建松从四川眉山寄来的信,大意是“:在外欠了很多钱,想自首但又不敢……”
信来自四川眉山,也就是说,汤建松可能就在四川眉山。
然而,无论警方如何努力,却始终找不到信封上的联系地址。“这个‘老汤’是真想投案,还是故意放一颗‘烟雾弹’?”
一句方言“老汤”应声落网
四川眉山的线索中断了,办案民警不得不从头开始寻找汤建松的下落。今年9月初,又一条线索传来“:老汤”已在新疆待了很多年。
汤建松在新疆并没有亲戚,最大的可能就是躲在乌鲁木齐和吐鲁番。9月23日,桐乡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李皎带领3名民警飞抵乌鲁木齐,并迅速与天山公安分局取得了联系。
在天山公安分局大力协助下,办案民警马不停蹄昼夜展开工作,他们发现在新疆的许多工程都是有浙江人承建的,而汤建松正是建筑行业出身,于是,各类工地成了侦查的重点区域。9月26日早上,民警获悉汤建松在位于乌鲁木齐西北角的经济开发区二期“众旺达”工地上。
事不宜迟,抓捕时间确定在9月26日上午10点。
然而,追逃组的几位民警都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老汤”,仅凭一张多年前的照片能否确认嫌犯;这些年来“,老汤”的外貌有没有大的变化……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让民警们感到十分担心。
上午10时整,当李皎他们身着便装赶到“众旺达”工地时,有人见来了几个陌生人,很警觉地询问起来。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民警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在明处,便与天山分局的同行分头控制工地各个出入口,并立即进行搜索。最终在该工地一个彩钢瓦建筑物内发现了汤建松。
李皎悄悄走进了室内。正在案前专心致志绘图的“老汤”并未留意有人走进来。李皎有意用桐乡方言轻声叫了一句“建松”,那人不经意间“哎”了一声……
汤建松被抓获后,对当年之事供认不讳。目前,汤建松已被押解回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