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背后,其实是一种公共信用的背书。一个社会越是复杂,认证方面的需求越大,但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认证本身变成了商品,成为了一种可以交易的东西
最近这些年,食品安全方面事故频发,弄得去超市、集市,看见什么都是满眼问号,不知道这些琳琅满目、花团锦簇的食品当中,到底有什么奇怪的成分正在对着我们冷笑。但有一种食品还是挺受人青睐的,就是得到了“有机认证”的食品。我参加过一次有机农产品市集,价格那是真的贵,而购买者那是真的热情,买起来就像不要钱似的。
这玩意儿是不是真值那么多钱且先不说,这个“有机产品”认证到底是真是假都是个疑问。报载,业内人士爆料说,有机食品很多没达到有机标准:记者以想为鸡蛋获得有机认证标识为由,拨通了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电话,对方简单告知需要提交的申请资料之后表示,缴纳1.85万元的费用,1个月便可完成审批——继知名品牌、国家免检、全国牙防组之后,又一个好的名头怕是要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了。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由于从事媒体行业多年,对于各类国家认证或者行业认证很少当回事儿,这些东西通过某些渠道都可以合法弄到。您要知道,我们每年审批通过的新药品种之多,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之十倍以上,他们连我们的零头都没有。要说这是咱这里医学昌明,恐怕打死我都不会信。而药品关乎大众的健康,其生产许可的认证与颁发都如此,要我相信有机食品认证当中没有问题,难度自然更大。
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归结到社会道德整体溃败上,自然也能算言之成理。我们知道,很多时候商业利益所驱动的利益攫取冲动基本上无可避免,但很多市场经济更为发达的地方,这种情况并未出现,利益攫取的欲望被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并非是因为当地的道德水准更为高尚,而是把市场与权力之间的界限做了一个严格的分割。
一般来说,权力这种东西都有变现的冲动,这个时候权力就倾向于自我授权,无论是行政还是认证,都是设置障碍的方式,只要有障碍就可以收取翻墙的费用,毕竟那东西对于掌握权力的机构或者人来说就是一张纸,成本并没有多高,对于很多厂商来说,那张纸就是钱,获得了就能畅行无阻。
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背后,其实是一种公共信用的背书,之所以有这个东西,是因为普通人没有这个能力与资源,去判断什么产品质量或者其他东西,只能把这个责任交给政府。一个社会越是复杂,这方面的需求越大。但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认证本身变成了商品,成为了一种可以交易的东西。
要让认证权力不成为市场流通商品,必然需要一种严格、完善的法律与监督并存的环境,而且随时对这种很可能自我授权的权力保持最大的警惕。问题是咱这里认证出台到底够不够严肃、监管是不是得力根本无法保证,有机食品认证就成了有机可乘食品认证。虽说很多生产者是真心想提供真正的有机产品,但架不住更多的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