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官方方案”至今躲在深闺,倒是各种“民间方案”频频亮相。近日,在“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研讨会上,由家长共同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称,针对报名资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其他城市可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如在京、沪,“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其他城市,认定标准则为“至高中毕业拥有3年以上连续学籍”。
和目前从下至上的试点不同,民间方案直指要害,认为只有从京沪开始试点才具有实质意义。因为,从湖北等地的试点情况看,抛开京沪谈异地高考改革,基本属于缘木求鱼。湖北河南等地本来就是人满为患,竞争惨烈,是“高考移民”大省,异地高考少有或没有矛盾。而京沪广东等地才是农民工“漂二代”聚集的城市,是异地高考攻坚的主阵地。
当然迟迟不能攻克北上广也不能完全怪罪教育部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重点提到,待时机成熟时,试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所谓时机不成熟,当务之急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师资人才的问题,而是利益如何重新分配的问题。
其实对于教育部门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平衡好双方诉求。从此次“民间方案”的内容看,这不失为当下比较好的过渡方案之一。逐步放宽标准是一个积极的方向,先把人群限定在父母在当地就业,在居住地已经比较稳定的人群,进而逐步淡化户籍鸿沟。而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留守儿童”都有可能来京与父母团聚,数量约为94万。而近年来北京市学龄人口呈减少趋势,如果这些适龄留守儿童在未来五年全部到北京来上学,北京的中小学生数量只是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略多8%左右;相应的教育经费需增加78%,即平均每年12%。北京现在的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18.58%,相比纽约的31%而言,并非不可承受。
目前教育部门的最大难度在于,预先站在任何一方都是有失偏颇的,而是要立足于“下和棋”。首先要立足调研用数据说话,打消市民的顾虑,异地高考不意味着“你死我活”。其次要勇于实践,用事实证明改革能“让大部分人满意”。最后,根据盘面,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方案再被重新充分公开讨论修改。如果把高考改革比喻成一盘棋的话,不妨把“民间方案”先作为过河小卒。即使当不了“车”,也可以为其它方案让出空间指出道路。但一味坐等,这盘棋只会是一场“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