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
10月18日,是临海市涌泉镇梅岘村整村搬迁20周年纪念日,村党支部书记孔先顺特意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西装,和村民们一起大声笑着唱着。
看着梅岘村在过去的20年里从一个落后小山村完美“变身”为一个富裕和谐村,孔先顺没有忘记,20年前自己在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演讲时许下的诺言:一定会让全村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孔先顺是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为民好书记。他自己说,他是一个梦想家,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描绘梅岘村的美丽蓝图。
“火眼金睛”的“神”书记
孔先顺的“神”在梅岘家喻户晓,村民们都说,这个书记还真有点“火眼金睛”。乍一听,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可再仔细一打听,原来啊,大家都是称赞老孔有远见卓识,凡事都想在村民的前头,是个有长远发展眼光的人,没有老孔的“火眼金睛”,也不可能有今天发展这么好的梅岘村。
如今开车经过83省道,瞧着路边绿树荫荫,凉亭耸立,一排排楼房整齐划一,这就到梅岘村没错了。谁能想到,20年前的梅岘村,还是山岙里的小村落,村民们守着破旧的小屋,靠着一亩三分地艰难地维持着生计;谁能想到,20年前,是一个刚过30岁的毛头小子带领着全村人走出了大山,给了梅岘新的生命。
从现在的梅岘村沿着村路往山脚边走,大约15分钟后就来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橘园,如果没有孔先顺手上拿着的照片,完全不能把这片橘园与原先的梅岘老村联系起来。孔先顺说,这里原先没有村路,水泥路也是新村搬迁后浇筑的,如果没有这条水泥路,从老村走到外面马路上,起码要半个多小时。
31岁的孔先顺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就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大胆设想:“整村搬迁!”他用“火眼金睛”看中了靠近83省道的一块土地,他觉得把村庄移到交通更为便利的地方,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孔先顺的想法虽然得到了村“两委”班子的认可,可在村子里是反对声一片。年长的村民眷恋故土,不愿意离开,有些年轻的村民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排斥这个想法,有些甚至以“侵占良田”的名义到处上访,来阻止孔先顺的计划。
在孔先顺的心里有一本明白账,整村搬迁以后,旧村的位置可以复耕,良田数量基本持平,完全没有“侵占”一说。正因为心里有底,况且他认准了搬迁新村只会给村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孔先顺没有退缩也没有放弃。一方面他积极地去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他也努力地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孔先顺说,当年自己还得了个“公章书记”的绰号。孔先顺清楚地记得,为了让整村搬迁的规划落地实施,他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市委、市政府,因为来回交通不便,孔先顺就带着公章到了市区,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主管部门需要哪些材料,孔先顺就在旅馆里连夜写就,盖好公章,第二天就能送到负责人手边。
正因为孔先顺锲而不舍的努力,梅岘村的整村搬迁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此后,梅岘村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新村面貌一年一个样。村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都被孔先顺非凡的见识所折服,就连当初最反对的人,现在也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称赞当年孔先顺确实有一双“火眼金睛”。
不仅村里人夸赞孔先顺眼光好,还有一个“新梅岘人”也对老孔的远见卓识深为佩服,他就是葆隆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贺兆康。2002年,因为要扩大经营规模,贺兆康来到涌泉寻找合适的厂房。得知这个消息后,孔先顺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贺兆康,同他商量落户梅岘的事情。当时梅岘还没有企业进驻,村民们也对引进企业有所顾虑。但是老孔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拍着胸脯对大伙儿保证,企业的引进,一定是带动村里发展,为村民谋福利的大好事。
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如今的事实早已印证了当时孔先顺的“预言”,企业的发展进入了轨道后,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作出贡献,而且解决了将近60位村民的就业问题,让他们能在家门口就找到理想工作,人均年收入增加近5000元。
2008年是橘子销售的“低潮年”,涌泉镇滞销了大批的橘子,而与此同时,梅岘村的村民们却一点儿也不担心橘子的销路,因为葆隆食品在落户后就与村里签订了条约,优先收购该村的橘子。为了不让橘农担心,贺兆康和孔先顺一起,挨家挨户地上门统计,将橘农剩余的橘子全部收购入厂,整个梅岘没有一只橘子滞销,橘农们也有了稳定的收益。大家都说,老孔当年“火眼金睛”,找到了这么好的企业,让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老孔的“火眼金睛”又盯上了橘园。现在村里的橘树越种越高,这就让橘树的灌溉和橘果的运输成了难点,平时要背着水上山浇灌,橘子成熟后还要一筐一筐地搬下来, 村里的橘农们全靠一把力气支撑下去。有什么办法能解决灌溉和运输问题呢?老孔动起了脑筋。
从台湾考察回来后,老孔看上了阿里山茶园的抗旱灌溉系统,水塔是不锈钢的,比起砖头砌的水池,既要省钱,又节约工期,的确是个好点子。
想到就做,孔先顺和村干部们一边修水库,一边接水管,再把定做的水塔安装上去,共投入了60多万元。6个月后,在海拔400米的山上修建了水库,在果园中架设小型水塔42个,铺设引水管道8000米。42个水塔,雨水充足的时候水就存在水塔里,起到储水的作用,相当于又修建了一座座小水库。水塔分布在山上的各个角落,这个水塔负责10亩地,那个水塔负责15亩地,确保整座山的柑橘灌溉都没有问题。现在在山上种橘子,就跟山下种橘子一样方便了,不用担心浇水问题,水龙头一开什么都解决了,柑橘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这个抗旱灌溉系统,让梅岘村民尝到了甜头。孔先顺再接再厉,又给橘园装上了“过山车”。他在梅尖山上装了全省首条果园轨道运输线。运输车为无人驾驶,遥控操作,靠电运行,每次可运输500公斤蜜橘。孔先顺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采用这个运输线运输一次耗时4分钟,耗电0.36度,按每度电0.7元计算,运输一次只需0.25元。运20次,也就是1万公斤的蜜橘,只要10元钱。而搬运1万公斤蜜橘起码需要3人,人工费得450元。
如今,村里的一个个难题都被老孔的“火眼金睛”解决了,村民们都说,要是还碰到什么难题,只要这个“神”书记出马,一定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