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学校:不抛弃,不嫌弃,不放弃
——“没有大楼,没有大师,我们不能没有大爱”
走进衢江四小,你会发现这样的文化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墙壁上贴着这样的警示语:“日常教育,慈悲为怀;日常教学,敬畏为上”。
有点独特,但对了解这所学校的人来说,却很自然,很贴切。
衢江区第四小学,地处衢州经济开发区、衢江经济开发区、柯城经济开发区交汇地带,现有539名孩子,其中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有39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2.3%。
这些民工家长,每天起早贪黑,忙于生计,文化程度不高,别说辅导作业,很多甚至是孩子睡觉了才下班回家。
疏于照顾子女,家庭教育缺失,怎么办?
“家长不能当老师,我们就来当家长!”——这所乡间小学的老师们,以慈悲之心,敬畏之怀,书写着人间大爱。
学校要求,老师对每位学生必须做到“十大知晓”:除掌握学生个人情况、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学习状态、用餐习惯、好朋友外,家长的联系电话?学生家住在哪里?上学走的是什么路线?是接送还是坐车?老师必须一清二楚,体育老师也不例外。
这“十大知晓”被做成联系单,36位老师都有一份。
所以,当陈霞和姜文去学生家的时候,刚搬两个月的家也能找到,开车的体育老师也熟悉学生的上学路线。
也正因为每一位老师都非常了解每一个学生,两位老师在电话打不通的情况下,从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和前一天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等方面分析,很快就判断出孩子可能不是迟到那么简单。
很多学生家里比较贫寒,有些孩子会把自己坐车的2元钱花1元买东西吃,有的孩子会为此苦苦等待1元的车过来,没钱的放学时不知所措。为此,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老师必须教会孩子们求助,任何被求助的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借钱给孩子。
做了15年教师的韩惠芬说,民工子女就像家长的手提包,家长去了哪里,学生就被拎到了哪里。联系电话也就不停地换,她手机里的家长电话多的有三四个。这里的孩子,经常会忘带水和饭盒等物品,我们就要承担“保姆”的职责,把他们照顾好。
“这些孩子尽管生活习惯不好,学习起点低,不自信,但是很淳朴,很勤快,自理能力强,懂事,也重感情。”说起学生,老师们总是能看到他们的闪光之处:“只要我们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我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之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
“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我们也不是名教师,但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爱护学生,就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刚到学校才2个多月的老师余姗姗说。
每天下午3时40分放学后,把外来务工家庭的学生留下来,由老师免费辅导1小时,旧课复习、辅导作业和新课预习,等到家长接走所有的学生,一般都要到5时多,一些老师的孩子,只能托付给爷爷奶奶去接。
前不久,在学校举行的家长、学生、老师参加的感恩报告会上,当主持人邀请3位家长上台感谢老师时,很多家长涌上台,挡都挡不住,他们抢着话筒说着感谢的话,哽咽着流泪给老师们鞠躬。
“我始终认定一句话:‘有情才能有意,有意才能有为’。”校长马建红说,“只有让每一位老师对外来务工者子女有了情,对教育事业有了情,就一切皆有可能!”
放学时分,记者跟随二(2)班的学生郭奕成,来到了他的家——一家汽车维修店的楼上。父亲郭庆炉告诉记者,儿子是今年从老家湖北转学过来的,刚开始看中的是另一所城区的学校,现在,他不想换学校了。调皮的郭奕成冲进房间,拿出老师的联系电话,大声对我们说:“我已经有5个好朋友了。4个外地的,一个本地的。”
夕阳西下,学生们都回家了,站在空旷的校园里,那首被放大、粘贴在宣传栏上的《最好的未来》,仿佛回响在我们的耳边——“爱放在手心跟我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