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
11月11日,任临海市涌泉镇横路村党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项玉君,被该市确定为副科级市管后备干部。这是临海市积极探索新时期干部选拔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竞争性选拔副科级市管后备干部的一个缩影。
该市针对镇党委换届后,一批市管后备干部被提拔使用的实际,从10月上旬开始,通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竞争性选拔,新补充了128名副科级市管后备干部,使该市拥有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
扩大选拔视野,让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竞争
该市在资格条件设置上,大胆突破一些条条框框,合理设定不同的报名标准,尽可能让各类优秀人才都有机会参与竞争选拔。如对1971年1月1日后出生的干部原则要求担任中层正职,但对35周岁以下的可放宽到中层副职,并结合单位实际设定了推荐名额;对1981年1月1日后出生的干部除要求学历、工龄外,实行不限任职条件和名额报考。
另外,对城市建设、经济、金融、交通等方面有专业特长,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学历的专业型干部,年龄放宽到42周岁,不限任职资格条件和工龄。在竞争人员对象上,打破身份编制界限,将参选人员对象扩大到大学生村官,要求每个镇(街道)推荐一名具有3年以上工龄、2年以上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大学以上学历的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目前在岗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该市共推荐了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高学历专业型干部228名、大学生村官19名。
注重民意实绩,设置“硬门槛”挡住应试型干部
该市设置初选报名推荐测评、实绩公示审核等环节,将民意基础、工作实绩作为参与竞争的“硬门槛”。一是进行差额推荐、民主测评。在各单位组织召开机关干部大会,根据推荐名额,按20%的差额比例在大会上进行民主推荐,并在大会上对后备干部保留人选进行现任岗位胜任度测评,对测评胜任和优秀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的,予以取消后备干部资格。二是实行实绩审核。结合干部工作业绩记实考核制度,组织各推荐确定的人选进行业绩总结,上报组织部门审核。该市市委组织部通过电话随机采访、查阅干部业绩记实本、了解年度考核情况等进行核查。后备干部保留人选中有7名测评民意较差或受过党政纪处理的干部被取消后备干部资格。那些民意不集中、实绩不突出的干部被直接淘汰,从而将有文凭没水平、有资历没能力的干部拒之门外。
实行分类考试,着力提高竞争择优科学性
该市按照“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要求,探索实行分类考试选拔模式。对限名额推荐的中层以上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根据调整充实方案,按10%左右的比例进行淘汰;对不限名额推荐的220多名年轻干部和高学历干部,按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前40人,列入市管后备干部名单。
在考试试题设计中,本着“让复习无效,让真才胜出”的原则,努力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既考理论、又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后,根据考试结果进行分类排序,实行同类比较,并择优确定后备干部人选。1981年出生的硕士研究生戴育群,2006年9月参加工作,通过公开竞选,这次被确定为临海副科级市管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