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城东街道斯村村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社会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本着建设稳定、和谐、发展的新斯村的目标,以任期创业承诺书和年度创业承诺书为准绳,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大局,团结协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着实做好各项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团结班子、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抓好三项工作。建立透明、公开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班子建设,坚持“三会一课”“三重一大”“四民主三公开”学习和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和谐、稳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通过加强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素质的提高,扩展党员干部的视野,增加党员干部的“内功”修为,为今后的各项工作提供保障。党建工作引入新机制,确立农村新老干部的对接和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实行奖励和惩罚相结合,杜绝帮派、家族、种族制约“三农”发展等不利因素;结合实际,在各自然村支部和村委班子内部开展思想、组织、纪律大整顿,通过设立无职党员岗位责任制度、党员亮化积分考评制、树立正气,有利打击了歪风邪气,提高了党员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改变观念、确定思路、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村企共建,实行村级产业经济的多样发展。斯村村党员扫除观念障碍,进行观念创新,主动吸纳和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观点、新经验、新模式,从斯村村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贯彻当今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和新指示,把创新思维在工作中具体化。进一步创新思路,对于斯村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产业亟待升级等发展障碍,确定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符合经济规律、体现本地特色、以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目前东阳市富坤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初步完成。
三、优化环境、民主创新,进一步拓展党内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四年来,斯村的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首先遵守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坚持“群言堂”,集思广益,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其次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工作,围绕服务发展推进党内监督工作创新。
四、更好的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投资320余万元,完善旧村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共拆除旧房200多间,涉及73户农户,并建设一条长1100米,宽22米的村中心街,进一步优化改变村容村貌,提升斯村村的人居环境。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和谐社会和和谐村居。斯村党总支于2011年7月升格为党委。村党委一班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村庄的要求,从村民实际生活需要出发,扎实开展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社村民精神生活需要和物质文化需求,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村内各项事业建设,从加强基础建设、发展村级经济入手,逐步推进富民强村新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