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7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全国各地连日大雾,PM2.5难辞其咎。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PM2.5大小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呼吸系统、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更严重的是,如果颗粒物吸附了有害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后果难以想象。
到底什么是PM2.5?它是否就存在于身边?它的浮出水面,对我们的生活又意味着什么?
细颗粒物杀伤力极大
虽然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但杭州市民徐女士已经戴上了口罩,原因是觉得空气不太好。“天为什么总是灰蒙蒙的?”徐女士每天上下班都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站在车厢里,她总觉得天色不太好,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更严重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喉咙也开始隐隐作痛。
“这很可能就是PM2.5惹的祸。”杭州市政协特聘委员、环保专家张天立直言。所谓PM2.5,就是指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2.5微米有多大?以人类的头发作对比,纤细的头发直径大约是70微米,比最大的PM2.5还大了近三十倍。
这种颗粒物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杀伤力却不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低空气能见度,蓝天不蓝,灰蒙蒙的一片。”张天立告诉记者,这种天气是灰霾天,而造成它的主要原因就是PM2.5。有研究表明,在灰霾天,PM2.5的浓度明显比平时高,PM2.5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
而这几天全国连续大雾,张天立认为,不排除灰霾天的可能。他指出,灰霾和雾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是颗粒物污染导致,后者是自然现象,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空气湿度,通常在湿度大于90%时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之间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视觉差并不是最严重的问题,PM2.5最大的杀伤力在于对健康的危害。医学研究表明,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等,它还能携带空气中的病菌、重金属等物质进入人体,影响我们的呼吸、生殖和神经系统。
杭州年均上百天灰霾天
据杭州市环保局数据,杭州市的灰霾天上世纪70年代每年只有2天,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共计143天;2001年,杭州市的灰霾天气有12天,而从2008年到2010年,杭州每年的灰霾天数飞跃到158天、160天和129天。
“人为排放是最主要的原因。”张天立指出,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有数据显示,2010年杭州市区汽车保有量将近193万,比十年前增加将近10倍;而在排污企业中,水泥厂、炼钢厂以及燃煤电厂首当其冲。
当然,自然原因也是一个方面。张天立告诉记者,杭州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三面环山,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散发,同时,因为空气是流动的,其他地区的污染物也有可能飘到杭州。
杭州已有PM2.5监测点
据《工人日报》12月2日报道,中国已成为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58%的城市空气中所含悬浮粒子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5倍。报道指出,国际通行衡量空气污染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悬浮粒子,世卫标准是每立方米20微克,但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的水平以下。
随着争议的不断扩大,11月16日,环保部开始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版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本周一,征求意见结束,据《法制晚报》报道,目前共征求各类意见1500余条,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
事实上,就在人们对PM2.5的讨论进行到“白热化”程度的时候,关于这项数值的监测在杭州已经展开。据杭州市环境监测站的洪教授透露,杭州市PM2.5的监测点现在已有7个,其中主城区5个,萧山和余杭各1个,同时富阳还有1个在建的试点。“最早的一个点是2005年,当时是为了给科研项目提供参考。”洪教授告诉记者,PM2.5的监测需要的投入比较大,仅一个监测点投入至少需要四五百万元,这其中包括购买设备、站点建设、人力以及后续研究等内容。2009年,杭州市政府出资8千万,由杭州市环保局和杭州市气象局联合打造一个涉及大气污染的综合监测系统,这其中就包括对PM2.5浓度值的监测。目前,除了富阳在建的监测点外,其他7个点都是全天候实时对PM2.5进行监测。
尽管科研已先行一步,但遗憾的是,目前有关PM2.5的监测数据仍不能公布。“打个比方,PM2.5的浓度值今天是60,明天是80,就算公布了,老百姓对它也没什么概念。”洪教授解释,目前国内对PM2.5的检测仍处于摸索阶段,因为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标准,就算公布了数值也不能说明什么;更何况,依据目前的研究水平还不能断定PM2.5到了哪种程度就会对人体有影响。
【关注】
发表于2010年4月的《中国环境监测》上的一篇名为《杭州市大气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的论文,以2006年在杭州市云栖和朝晖两个环境受体点位采集的不同季节大气中PM2.5和PM10为样品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杭州市大气中PM10的年均浓度为111g/m3,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二级标准限值100g/m3,两个采样点相比,朝晖的浓度略高于云栖。PM2.5年均浓度为77.5g/m3,是美国相关标准浓度限值的4倍多。各主要源类对PM2.5的贡献率依次为机动车尾气尘21.6%,硫酸盐18.8%,煤烟尘16.7%,燃油尘10.2%,硝酸盐9.9%,土壤尘8.2%,建筑水泥尘4.0%,海盐粒子1.5%。
【应对】
杭州已开展大气污染整治
日前,杭州市已开展第七阶段的大气污染整治。据杭州市环保局透露,这一阶段将以加强工业企业废气及饮食服务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管、控制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体系并强化灰霾相关课题研究、深化环境宣传教育等六大工程措施为抓手,全面启动和大力推进市大气整治第七阶段各项工作。
不过,在张天立看来,破解PM2.5带来的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他指出杭州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有超前意识,尽早制定出相应的地方标准;同时,还要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该搬迁的搬迁,该拆除的拆除;此外,个人也应该作好约束,坚持绿色出行,少开车多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