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打造大舞台,“小村官”开创大事业
“我要让老百姓返乡创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赚钱。”——余金红。
在穷村当家,逼着余金红练就了一身跑项目、争资金的能力,而她对工作的韧劲和真心,也感动了各级领导,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支持。新建社区的路灯亮起来了,绿化搞上去了,街头巷尾干净了,道路硬化就更不用说了。
余金红看到了更长远,社区要发展,还得有坚实的产业支撑。新建社区生态良好、民风淳朴,绿水青山定能“生钱”。“社区要发展,原先的老路肯定不够用。”余金红提出绕过村落,在山边再开一条新路的。“那时我想,新路修好了,社区发展的框架就拉开了。”余金红回忆起修新路的初衷时说。
为了节省测量费,余金红自己带着当时一名下乡干部和多位熟悉山形的群众上山踩点测量。每天早出晚归,大家钻在山里整整20多天,午饭都在山林中解决。经过一年的努力,2006年年底,一条名为“新建路”的崭新柏油公路出现在社区居民的眼前。
现在,这条公路成了出入南洞“太阳谷”的交通干道,几乎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自驾一族在其间穿行。时任新建社区主任的周应态说:“阿红书记的想法和魄力,我们男人也望尘莫及。当时我一开始是反对造这条路的。现在这条路成了活生生的一条康庄大道。”
2008年10月,作为十七大代表的余金红,受邀列席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分组讨论时,余金红在胡锦涛总书记面前作了半个小时的发言,畅谈了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六七个问题。
总书记勉励余金红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层干部很关键、很重要。干部素质好、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望,才能将村子带起来。
怎样将村子带起来?余金红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她四处求索,各地拜师。2009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艺术界人士向余金红建议,村里自然环境还不错,投资几百万建个大学生采风实习基地,让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来社区写生搞创作,村民们也可以在服务中获得报酬。
经过外出考察,反复研究,余金红的思路逐渐清晰。她认为随大流搞一般的农家乐,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寻找一条差异化的长久发展之路。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为了确保建设档次,她经人介绍,请来了艺术家关尔打造“太阳谷”项目。
“太阳谷”,包括建设全国艺术院校实习采风基地、青少年夏令营基地、艺术家休闲养生基地、“村官”培训实习基地以及海岛休闲农庄。山沟沟里要搞一个文化艺术谷,在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社区居民们看来,不啻于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
“这里深山冷岙,会有什么人来? ”
“房子造好了,万一不赚钱,阿拉的投资问谁报销?”
……
不仅是群众的反对声、质疑声、担忧声不绝于耳,村干部们也是既疑又忧。现任新建社区主任王缀芬说:“当我看到太阳谷的设计图纸出来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会是我们以后的新建社区吗?充满艺术味道的民居、古色古香的老街、各种齐全的配套设施,我们的社区会变得这么美吗?”更让王缀芬瞠目结舌的是,当时算出来的这个项目需要资金变成了3000万元,对于当时的社区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阿红书记会不会被人骗了呀?那么多钱哪里去拿啊?”
余金红也怕了。回想起那段日子,余金红说那是她最受“煎熬”的一段日子,项目上还是不上?哪里去筹那么多的钱?万一失败了怎么向老百姓交代?近一个月时间里,她没睡一个好觉,常常半夜突然醒来,脑子里迷迷糊糊的全是“太阳谷、太阳谷......”。
余金红思来想去,还是认准了这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值得一试。要想让群众富起来,新建社区没有其他优势,只有依靠生态环境资源,走生态、文化、旅游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个项目,余金红和王缀芬等社区干部走村串户,耐心地向每一户老百姓作讲解:全国艺术类大学生有近60万人。我们社区如果通过营销能抓住5%,也就是3万人。这些学生在老百姓家里住15天到20天,就有45万人次。按照吃住一天50元的标准,我们能赚到多少钱……
村里人睡得早,为了不打扰大家休息,余金红等人晚饭就在办公室里吃泡面,抓紧利用一切时间。一户人家走五六趟是常事,最多的走了10多趟。王缀芬说,“我们真的是走到鞋底也磨破了。”
说归说,群众还是要看现实。余金红就搞起了“实验”。她联系到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300名学生来新建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的采风实习,15户人家负责接待。短短一个星期一共净赚2万元!初次成功让社区居民兴奋不已,也坚定了余金红的信心。
余金红开始了新一轮奔波:筹措资金,寻找投资,争取各方面支持和参与。很快,由国资、社区集体资金和民资构成的浙江舟山南洞海洋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了“太阳谷”的建设主体。
如今,“太阳谷”从一张蓝图渐渐转变成现实:一列老式蒸汽式火车带着历史的沧桑横卧枕木之上;色彩艳丽、符号抽象、图案夸张的墙绘爬上了民居的外墙;一幢幢徽派风格的院落错落有致地横陈在南洞水库下……
新建社区变美了,风格逐渐出来了,群众住着舒心,慕名而来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今年仅前来实习采风的艺术类大学生就已超过2万人次。
社区居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腿有残疾的袁海龙,以前开残疾人三轮车跑短途运输;年迈的父母每天要挑着菜去几公里外的市场上卖。如今,他利用自己会烧菜的手艺,把家旁的猪舍改建成了“三岔口”农家乐饭店。载客车变成了运货车;老人们在地里收了菜在家中就有了销路;猪舍没了,四周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岔口”农家乐的斜对面是周庆文家。他和老伴都患有慢性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自从把多余的楼房租给了南洞旅游文化公司开设农家客栈,每年有了稳定的收入。老伴最近还在社区找到了保洁的轻活。在村头开小店的周国信老汉说:“以前我每个星期进1次货就够了,现在最多时一天进了6次货。”
如今,新建社区已有8户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15个以住宿为主的农家小院。原来几千元都没有人要的房子,现在十几二十万都不舍得卖。在外谋生的居民,有的返乡创业了。
“太阳谷”逐渐名声在外。
《宰相刘罗锅》的导演张子恩,其新戏《郑氏十七房》的三分之一都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导演李杨把他的电影工作室安在了“太阳谷”。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参与到“太阳谷”的建设,一个新的概念——“中国戏剧谷”也随之浮出水面,逐渐成型。
艺术家们认为,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文艺表演团体将逐步走向市场,大批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将寻找新的艺术创作平台,而戏剧谷给这批艺术家创造了舞台。戏剧谷把艺术表演团体花巨资打造的经典剧目收进来做候选剧目;进行各种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为中戏、北影、上戏等艺术院校教学剧目提供实习排练演出场地……
而游客也能在戏剧谷里得到不同于别的影视类景区的体验。现为南洞海洋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总监的关尔说,今后你来南洞戏剧谷,事先可以预约到这里来想扮演的角色,在门口换上服装,做另一个自己。那时候,不换服装进入的人反而会成为异类。
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国戏剧谷专家论证会上,国内外知名戏剧专家对此寄予厚望。中国动漫集团监事会主席徐世丕表示,中国戏剧谷是迄今为止,在戏剧领域的一个最新的创意。中国戏剧谷建成以后,它的独特性、高端性和不可取代性,不仅仅只会是舟山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
今年5月,中国戏剧谷通过定海区发改委立项。根据规划,戏剧谷项目一期将建设5座大中小室内骨干剧场和停车场相关配套设施;二期主要建设帐篷剧场、露天剧场、实景剧场等简易剧场。戏剧谷总面积150亩,总投资3.5亿元,计划在3年内建成。
中国最大的室内剧院是国家大剧院;而中国最大的室外剧院,将是位于新建社区的中国戏剧谷。
小山村打造大舞台,“小村官”开创大事业。有人敬佩,也有人怀疑。余金红知道做事总会有风险,但她不再犹豫,只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
很多人劝她,你就不要再搞了,你苦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事情也可以交代了,现在你地位也有了,身份也有了,你还想要什么呢?你就想在这个山坳里一辈子苦下去吗?
“我要让老百姓返乡创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赚钱。”余金红一直都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现在随着发展路子的升级,她的愿望也有了“进化”:“我还希望,文化进来了,大学生、文化人多起来了,我们的老百姓也能‘文化’起来,素质提高起来。我就想看到,我们这个深山冷岙热腾起来,老百姓能够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余金红说,她不懂艺术,但“太阳谷”这个名字很合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