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5日讯
杭州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柴伟国,是位高级农艺师。搞科研,做行政,他工作挺忙。
不过,今年夏天,柴所长硬是报名成为一名专家志愿者,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为五县(市)和新农村服务。
他为桐庐县横村镇白云村高山蔬菜基地、富春江蔬菜园区等对口服务,内容包括项目落地、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时不时还得上门手把手指导。
有“请进去”,也有“走出来”。
这一年,近百名五县(市)紧缺人才分3批来到杭州市区单位进行为期3个月的锻炼培养。这些都是杭州围绕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五县(市)人才队伍的“输血”和“造血”。
站在2011年的尾巴上回望,成绩喜人:专家志愿者与对接单位联系紧密,常下基层,热情服务,积极推动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受基层和群众的普遍欢迎;选派人员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勇于锤炼,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效。
广发英雄帖:实施“专家志愿者服务新农村计划”
先看一组数据。目前,杭州人才总量只占全市的19.9%,人才密度仅为全市的63%。城乡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合理,是五县(市)科学发展急迫解决的一大“瓶颈”。
今年3月,杭州市委组织部发布“英雄帖”,招募400多名专家,建立人才库,实施“专家志愿者服务新农村计划”。
短短5个月,通过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两种方式,专家志愿者服务新农村计划已经征集到专家志愿者403名。
有关部门根据专业进行分类,建立了专家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专家中副高职称以上者占99%,其中院士1名、省特级专家3名、市杰出人才获得者5名。不少是来自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国字号”单位的专家和省部属科研院所的专家。杭州市卫生系统专家志愿者就有近150名,特别是市第三医院有50多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务工作者报名参加。
浙江大学郑火青博士对接的是杭州天厨蜜源保健品有限公司,主要开展蜂巢提取物研究与开发。他经常到企业现场指导,潜心开展技术研发。目前,新产品开发取得初步成果,预计产品投入市场后年销售可增利500多万元。
“专家们挤出宝贵的时间,经常下乡为我们的项目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无私帮助,让我们尝到了免费的‘午餐’!”基层单位拍手称赞。
通过“牵线搭桥”,专家志愿者与5县(市)机关部门、乡镇、村和企业等对接服务项目349个,其中桐庐县123项、淳安县83项、建德市52项、富阳市34项、临安市57项。对接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提升、工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医疗卫生和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都是五县(市)统筹发展的重点项目。
目前,专家到县(市)调研指导1809人次,举办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2360多个,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910余人次,促成落地项目30多个。
“借梯登高”:五县(市)紧缺人才到市区单位锻炼工作
李波是桐庐县城管执法局直属二中队副中队长。今年7月,他来到杭州市城管委当了回“实习生”。“以前在执法工作中遇到一些难题,苦于想不到解决方法。这次锻炼学习期间,直接参与执法案件调处,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让我学到了‘真经’,回去工作底气大增。”
紧缺人才来到杭州市区单位进行锻炼培养。
目前,五县(市)已选派3批65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到省市科研院所、重点医院、骨干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锻炼学习,每批学习时间3个月。
为了突出专业对口,锻炼学习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被安排在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病房锻炼学习的桐庐县第三人民医院精神护理科护师毛丽霞说,“目前单位正筹建老年精神病房,急需专业护理人员。这次到市七医院老年病房跟班学习,护士长当老师,学习很对胃口,也很解渴。”
选派人员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勇于锤炼,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效。
据统计,3批锻炼学习人员参加各项业务调研261次,参与接收单位重要业务工作350多项,解决个人业务难题354个,撰写学习体会文章130多篇,达到了开眼界、学技能、强作风的锻炼培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