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居住证制度,使流动人口尽快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强特别强调要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取得新突破。近日,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叶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杭州将服务寓于管理之中,为流动人口打造品质之城。”
2011年,杭州流动人口总量达374.4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4.78%。他们带来生机活力的同时,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产生了。为此,杭州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按照500:1比例配备协管员队伍,先后制定了涵盖流动人口就业、入学、保险、困难救助等各方面的政策规章及服务管理规定,有效提高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流动人口管理以服务为先。”叶书记告诉记者,杭州在下城区改建30幢公寓楼,为流动人口全力打造“新市民之家”;建立了民工欠薪处置领导小组,开通24小时热线,做到欠薪投诉3天有回音、5天有结果;开放市区90%的公立学校,并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附近开办了1688所民工子弟学校,让流动人口无
后顾之忧。
“不仅仅是优化服务”,叶书记说,杭州还积极推动落实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措施,实行流动人口信息化、分类别管理。以公安暂住人口信息库为基础,整合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业务数据,开发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同时,加强了对出租房的管理,试点推行“出租房IC卡智能门禁信息系统”和“二代身份证智能门锁系统”,提高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率,加强了对重点人员活动轨迹的动态监控,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盗窃等案件的发生。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特别是李强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杭州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提高服务管理的统筹化、信息化、均等化水平。”说起今后的工作,叶书记显得信心满满。他说,杭州将加强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落实小城镇落户政策,优化人口规模结构,积极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和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积极搭建平台,支持外来人口参与评先评优、民主选举,提升他们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度。同时,要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服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开展以“地上图、房落地、人进屋、人房关联”为主要内容的实有人口动态化管理体系建设,健全流动人口经常化联系机制、特殊人群帮教机制和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此外,坚持均等化待遇、市民化服务,努力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卡通”,大力加强住房保障、创业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助残、困难帮扶等十大市民化待遇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流动人口在杭州就业稳定、收入稳定、住所稳定、思想稳定,工作生活有地位、有尊严、有品质。”对于未来,叶书记充满了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