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实行“阳光招生” 家长不用再“自愿捐赠”择校费

   浙江在线02月07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孩子要上一年级了,可余姚市低塘镇低塘小学要收每位外地学生8000元“择校费”。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低塘镇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无奈交了这笔钱。“我想问下上面有这样的规定吗?这合理吗,是不是乱收费?”去年12月,这位家长致信有关部门,反映此事。

  经过余姚市信访、教育、纪委、纠风办等部门调查得知,该校安排了部分择校生,并接受了以企业名义按人均8000元接纳捐赠款(入账人民教育基金)的建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个别企业捐款也由家长个人承担的情况。

  择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近年来,投诉信访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这一问题上。2011年,省教育厅接到有关教育收费投诉共102件,其中40%涉及择校乱收费。从今年起,这一现象将得到有效治理。“与入学挂钩的捐款从此将退出历史舞台!”昨天下午,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一系列措施,出重拳治理择校乱收费这一顽症。

  摇号决定谁能入学

  治理择校乱收费,关键在招生环节。在1月17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省教育厅提出要努力把公办中小学择校率降到5%以下。从今年起,我省还将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中小学“阳光招生”。“招生的信息阳光,过程阳光,结果也要阳光。”

  省教育厅计财处副处长张华良向记者介绍,每年招生前,各地应把学区划分、入学资格、报名材料、报名时间、咨询电话等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同时公布。

  在学区外的学生,依然有机会就读心仪的学校,并且机会更加公平。公办学校在省定的班额内,如果有多余学额,一律通过“阳光招生”的办法确定招生名单。“在学区外的有意向就读的学生事先报名,然后以摇号的方式选定,公平对待每一位报名的学生。”张华良说。

  招生结束后,招生结果包括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家长姓名、户籍关系、家庭住址等,也要在教育信息网上公布。

  择校费“自愿捐赠”也不行

  择校费动辄几千,多达几万。一些学校打起擦边球,收来的钱名为“家长自愿捐赠”,其实就是择校费。对此,张华良明确表示:“我们热忱欢迎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但坚决反对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省教育厅建立完善捐赠资金审核鉴证制度,每学期末,各地教育、纠风办等部门都将对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基金会等收取的教育捐赠款物进行审核鉴证,尤其对笔数多、时间集中、金额相同或相近的捐款要重点进行核实。对择校乱收费行为,一经查实,坚决纠正,并实行退钱不退人办法,让乱收费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么,学校或个人有没有可能自行建立账号,以收取打着“捐赠”名义的择校费呢?张华良表示,各中小学、教育基金会接受的捐赠必须全额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不得通过其他单位或个人隐匿捐赠收入、账外使用捐赠资金。

  对没有特定使用要求的非定向捐款,全部统筹用于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严禁用捐赠资金给学校教职工发放奖金、福利、津补贴,以及用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特别策划 更多...
浙江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
·皮革制胶囊,治病还是致病?
·【特别策划】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志礼访谈
·浙江在线联合省高院直播知识产权庭审案例
·“平安浙江”建设新闻发布会 现场直播
平安时评 更多...
·闯黄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之举
·钱江晚报:别让子弹乱飞
·钱江晚报:烂尾楼的账,轧得平么
·青年时报:“换马甲”换不出机场费正当性
·钱江晚报:山寨救护车 哪来的生存空间
·钱江晚报:到底是什么让法官“眼花了”
平安发布 更多...
·5月15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按实际行驶路径里程收费
·杭州:运河闸弄口段恶性杀人抛尸案 警方悬赏协查
·早晚高峰还车难 杭州再划出18个公共自行车储车点
·杭州警方征集运河命案破案线索最高奖励5万元
·杭州交警集中常态整治违法停车 更人性更实际
合作媒体  
主要成员单位网站  
廉政在线 浙江组织工作网
浙江文明网 浙江法院网
浙江检察网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教育厅
省民宗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浙江交通网 浙江农业信息网
浙江林业网 浙江卫生网
省安监局 省环保厅
浙江统计信息网 省工商局
省海洋与渔业局 省质监局
省粮食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共青团 省妇联
省公安边防总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