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2035期
群众评议扩大了群众参与面,彰显了创先争优活动强大生命力,创先争优已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从去年12月中下旬到今年2月中上旬,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群众评议作为深化创先争优的有力抓手,按照“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接受评议”的要求,加强组织指导,扎实深入推进,全国共有378.8万个基层党组织接受群众评议,占98.9%;有7843.6万名党员接受群众评议,占97.8%。
主要领导带头示范推动基层工作落实
只有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推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才能真正使群众评议落到实处,评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这是不少地方党委负责同志的真实感受。
从省到市、县,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国有企业、高等院校,从各系统、行业到基层单位,各级党委(党组)书记都带头深入基层指导推动,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接受群众评议,主动接受群众面对面评议,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3545位省、市、县三级党委书记都直接指导推动群众评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97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直接推动;中央企业、中管金融机构、部属高校的党委(党组)书记全部深入基层指导群众评议工作。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结合年终走访慰问,先后深入联系点或基层单位,接地气、察民情、听民声,带头推动群众评议。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也都深入联系点或基层单位调研指导推动群众评议。
坚持简便易行拓宽评议渠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和祥周镇中平村村民黄锦永参加完群众评议会后说:“这次群众评议方便我们参加,我们有机会把心里话倒出来,中听的、不中听都能当面说,很带劲。”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采取召开会议、个别走访、开通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公开电子信箱、媒体公布、问卷调查等方式,拓宽群众评议渠道,让更多的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尊严和价值。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四川、新疆等地和中央纪委、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全国政协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办公厅等采取集中评议、现场评议、专题评议等方式,邀请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代表开展评议,面对面倾听意见,心贴心交流感受。湖南推行“一会四评”,即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创先争优讲评会,把党员自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结合起来进行。
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站),卫生、工商、质检、公安、税务等系统和民航、金融、电力、通讯等行业窗口单位普遍配备即时评价器,主动接受群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一些单位还向服务对象发放群众评议问卷,了解群众切身感受,增强评议结果的客观性和应用性。
内蒙古、安徽、广东、福建、重庆、西藏、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和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的一些基层党组织还把党员承诺践诺情况和评议结果“晒”在网上,拓展了群众评议空间。上海市在基层党建网上开辟专栏,让网民对市级机关创先争优进行评议,参与群众达1.8万多人次。中国银行还开展“第三方评议”,聘请外部咨询公司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形式,从网点转型、渠道建设、营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客户抽样调查评议,保证评议过程的中立和结果的真实。
用党员“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群众评议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以“闻过则喜”的态度请群众评过失、议不足,用“知过必改”的实际行动边整改、边提高。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从群众最期待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群众广泛赞誉。据省区市和有关系统统计,群众满意度为96.3%。
不少省委书记说,只有坚持开门搞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创先争优才能赢得群众广泛支持。
各级党组织关注不满意、追求更满意,借助群众“慧眼”,对照群众意见建议查找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服务群众、加强组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提出,要把群众当“裁判”、当“考官”、当“评委”,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做到群众不满意不通过,群众不答应不放过。黑龙江省收集梳理群众评议意见建议17万多条。浙江省2.3万名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指导推动群众评议,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8万条。甘肃省14个市州和17个重点领域(系统)查找出区域经济发展支撑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以及发展党员难、党组织组建率不高、活动吸引力不强等难题73个。
各级党组织用心体味,认真研究梳理,建立群众评议整改落实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适时开展群众评议“回头看”、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的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使群众评议过程成为让群众得实惠的过程。
河南省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80多万个;安徽省梳理各类问题7.2万多个,已解决问题4.3万多个;宁夏自治区慰问困难群众8100多人次;江西省赣州市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93万件,解决实际困难12.84万件,送帮扶慰问资金2.07亿元。河北省冀州市382个村党支部根据群众评议意见,把整改措施与开展新一轮公开承诺结合起来,把890多条为民办实事的承诺在村公示栏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长春市卫生系统探索实行“同城同价”,使社区卫生机构销售的基本药物价格下降21.4%,单处方均值下降47.2%,同时实施系列医疗免费救助行动,实现全市特困家庭、弱势人群卫生保健“无漏点”,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环保部梳理出饮用水、空气、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175个发展难题,研究制定433条措施加以解决。全国妇联党组针对评议中了解到的直属单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现场办公提出解决方案。中日友好医院根据群众评议意见,推行无假日门诊、夜间门诊等做法,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形成思想共识激发争创活力
这次群众评议紧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来进行,评好事喜事实事,议急事难事愁事,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查找了一些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稳定、惠民利民、组织薄弱、党员作用发挥等问题和矛盾。通过开展群众评议,初步形成了党内与党外、党员与群众的互动机制,建立完善了自上而下领导点评推动与自下而上群众评议推动的创先争优动力机制,使广大党员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创先争优是推动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和保证。江苏省委提出,要切实把群众评议结果转化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山西省委提出,要以群众评议为动力,以为民服务为重点,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保持党的纯洁性结合起来,动员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以创先争优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批评当作信任,把“不满”当作压力,评优秀、议不足,使优秀的得到激励,使落后的得到鞭策,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先进、创优秀的动力。河北省廊坊市的广大干部群众反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又回到了党内,成为激发党员、干部创造活力的源泉,成为建设和谐支部的“催化剂”。安徽省寿县寿春镇九龙村65岁的老村干部葛中元说:“村党总支把与党员群众密切相关的需要急办的事作为承诺内容,承诺全部得到兑现,很多以前想干没有干的事情都干成了。看到这些变化,打心眼里高兴。我要继续发挥余热,支持村里工作。”
广泛吸收群众参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烟台市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政府门户网站现场直播,30多个窗口单位“一把手”登台汇报,300名群众代表现场评议,接受全体市民“检阅”。
天津、江西、湖北、海南、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市乡镇、街道党员干部100%进村入户,接受群众评议。上海市开展基层评议市级机关活动,市党代表、人大代表、基层单位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1万多人参加评议。广西玉林市开展“万名群众大评议”活动,共召开评议会8623场次,发放评议问卷26.3万多份,参加评议人员达22.3万人次,参与网上点击量近3万人次。群众代表说:“现在机关和窗口单位纷纷开门请我们提意见,有机会对他们的工作品头论足,我们很愿意。”全国共有9.84亿人次群众参加评议,其中,参加会议集中评议的8971万人次,参加网上评议的8160万人次,参加即时评议的8.13亿人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注重发挥言论引导、新闻综述和典型引路的作用,形成推动群众评议的强大合力,掀起了创先争优高潮。1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借群众“慧眼”搞好评议》评论员文章和《拜群众为师的生动实践——写在创先争优群众评议工作纵深开展之际》新闻综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中国组织人事报》陆续刊发省区市党委书记和部委党组(党委)书记、部长(主任)参加群众评议情况,扩大了创先争优的社会影响力。期间,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发群众评议创先争优《简报》87期,其中51期反映省区市党委书记和部委“一把手”带头指导群众评议情况,有力推动了群众评议工作落实。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都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刊发群众评议创先争优进展情况、评议结果和工作成效,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据统计,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已刊发群众评议有关报道20多篇(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注重运用评议结果,把群众评议与选树典型结合起来,在群众评议中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营造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山东省菏泽市坚持高境界、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标准开展群众评议,把群众评议满意度高的优秀党员事迹做成宣传牌挂在服务窗口,使前来办事的党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增强了先进典型的荣誉感,激励了普通党员群众争创一流的热情。杭州市依托满意单位评选、行风评议、年度考核等活动,公开承诺、公开业绩,走进群众、走进基层接受群众评议,并根据群众评议结果,评比产生“年度之星”、“满意科室”和“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