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年专刊】
杭州市落实五项举措
认真贯彻全省区域化党建工作和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
全省区域化党建工作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后,杭州市就深化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全面落实五项举措。
一、及时传达贯彻。3月5日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专题学习全省两个现场推进会精神,研究全市贯彻意见。3月8日召开全市党建和组织工作会议,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部署,传达全省现场推进会精神,对推进区域化党建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召开由区、县(市)组织部分管部长、市直部门组织人事处长参加的基层组织工作例会,结合贯彻全市党建和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区域化党建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
二、突出载体特色。将“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作为全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推进区域化党建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载体。按照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工作机制的意见》。以完善和拓展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制度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包片分户、设岗定责、日常走访、民情排摸、问题解决、服务考核等机制,组织开展“民情比武、服务创优”系列活动,强化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以组建区域性党组织、完善区域党建共建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行区域化党建,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事务共商,推进组织架构网格化、民情联系精细化、为民服务区域化、运行模式扁平化。同时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带动两新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在加强区县协作、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全市分领域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创建标准,指导各区、县(市)和市直各单位在3月底前对所有党支部进行一次主观分析、客观考评,综合评定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分类定级。在完善创先争优群众评议工作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群众满意度考评办法。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标准,深入开展“对标创标”活动,力争到“七一”前全市有70%的基层党组织建成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按照园区统筹、街区统筹、村企统筹、片区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等不同模式,总结推广各地各单位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四、注重示范引领。围绕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所有支部都建立1—2项务实管用的制度,全市拟评选区域化党建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十佳品牌、百优案例,在面上大力推广典型经验,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分类定级为基础,开展“争先进位”活动,整顿转化一批后进基层党组织,重点抓好后进村的整顿提高和两新组织的“双覆盖”,带动一批中间党组织创先争优。
五、严格督查考核。坚持把区域化党建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县乡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3月下旬将召开区、县(市)委书记专项述职会议,对贯彻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全省现场会精神进一步提出要求。制定下发《2012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标准》,适时对各地各单位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以及区域化党建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全市通报督查情况,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宁波市北仑区实施“四大工程”认真贯彻落实
全省区域化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
全省区域化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后,宁波市北仑区以覆盖、提升、纯洁、规范“四大工程”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着力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一、实施基层组织“覆盖工程”。着眼于强化区域党组织的“兜底”功能,根据区域实际做好谋划推进文章,实现组织设置模式、党建资源力量等方面的全覆盖。一是推动党建规划的全覆盖。总结提炼已建成52个区域化党建片区的经验做法,梳理完善城郊社区、农村社区、工业园区、流动人口集聚地等不同区域的党建模式,联合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将全区205个村、39个社区、2557家非公有制企业、55万名流动人口纳入各区域化党建区块,形成覆盖城乡、网格分布、条块结合的区域化党建网络,实现党建规划的全覆盖。二是推动区域内党组织参与的全覆盖。总结完善由区域性党组织主导的联合党委、党建联席会议、“兼职委员”等做法,在各片区组建扁平化的“区域党组织联合体”,吸纳区域内垂直部门、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等各类党组织的参与,共同推动区域、单位和行业等党组织的党建资源整合,提升区域党组织的统筹能力。三是推动群团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全覆盖。以党建带群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党群工作部”等工作机构,推进区域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深化完善以区域党组织为核心、各类社会组织为外围的“向阳花”党建模式,积极培育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公益慈善、基层服务等各类社会组织,实施党员和社会组织骨干“双培养”工程,提高区域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二、实施区域服务“提升工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区域党组织为单位深入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推进区域党建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统筹和品质提升。一是提升服务平台。7月底前,在已建成的52个片区推动党员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基层综治站所等阵地的整合,建成52个区域一体的集约化服务平台。结合区域化党建规划,未建区域也按集约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进行提前规划,实现服务平台的拓面。二是提升服务内容。根据党员群众的需求,通过部门“职能下延”和村(社区)“服务上提”这一形式,将党员教育、综合治理、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居家养老等服务职能纳入区域综合平台,并积极整合在全区党组织的阵地和资源,拓展“自家人服务站”、“阳光假日学校”等社会化服务职能。三是提升服务品质。改进服务方式和流程,总结推广较为成熟的“响应式”服务、“代理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经验,方便区域党员群众办事。分类制定工业园区“6S”服务法、农村社区“五个一”服务法等党组织服务标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区域党组织班子“动态评估”和服务平台“满意度测评”工作。
三、实施党员队伍“纯洁工程”。加大探索力度,强化区域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面的“兜底”和辐射作用,努力保持区域内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一是灵活设置组织。在“1+N”组织架构的基础上,今年将根据各党建片区的实际情况,探索依托楼宇、商圈、街区、行业等多种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对党员尤其是零散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有效覆盖。二是创新教育方式。广泛开展“开放式”党员教育工作,破解单建党组织设施缺乏、党员数量少的难题,依托区域综合服务平台,组建党务活动策划团队,组织党员在单位和区域内接受教育,并推行可自主选时、选题的“菜单式”教育。同时,在10个片区试点建立区域党员信息资源库,根据兴趣爱好、工作目标等内容,组建不同类别的党员兴趣小组,进行小组化的精细教育。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在各片区普遍建立党员义工服务站和党员服务星级积分制度,引导党员开展服务企业群众、参与区域事务的各类“保先”、“保纯”活动,完善和树立“星期六职员”、“手拉手行动”、“一员双岗”、“服务连心桥”等工作品牌,拓展党员作用发挥社会化途径。
四、实施制度保障“规范工程”。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通过研讨交流、出台文件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区域化党建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制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程,调整充实成员单位,细化职责分工,特别是制定分片联系指导、定期研究分析、年终督查考核等制度,形成共同指导、支持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工作合力。二是规范区域党组织运作机制。在原有的城乡统筹基层组织建设“1+6”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对组织设置、服务资源统筹、活动载体设计、工作制度保障等逐一进行规范完善,形成具备复制效力的工作范本。三是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根据工作进度,逐步细化各项制度,制定《城乡贯通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意见》、《区域化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区域群团组织“三定一统筹”方案》等,努力在党员管理、阵地建设、资源统筹、经费保障等方面实现“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