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
“18年里,我差不多给他写了有50多封信,另外还有30多个电话,我觉得,如果我的行为能给他带来一些感动或者启发,我这样做就是值得的。”谈起这些年来程胜的变化,张斌觉得他所做的一切有了回报。
张斌是温州市瓯海区公安分局政治处副主任,18年来,他将一封封信寄给程胜,从他被判死刑、到改判死缓、到刑满释放,张斌给了程胜一次次鼓励和信心。
去年9月,程胜刑满释放。日前,张斌赶到安徽池州程胜的老家去看他,如今的程胜,正在和姐姐一起经营一个香菇作坊。看到张斌,程胜紧紧拉住了他的手,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让当时判死刑的犯人重燃生的希望
初次见到程胜的时候,张斌才刚刚工作,那是在1994年。
那年,张斌考入温州瓯海看守所担任狱医兼管教,也是那一年,他遇见了人生中第一个死刑犯程胜。
由于年轻无知,程胜伙同4名老乡在3个月里9次携带作案工具,对过往路人抢劫,共抢得价值17000元的财物。被抓时,他只有23岁。
程胜一审被判了死刑,此时,程胜又被查出肺结核,双重打击令程胜万念俱灰。
“程胜虽然一审被判死刑,但还有改判的机会,和他的交往中,我发现,他并不是那种坏到骨子里的人,但是,如果放弃了对他的教育和挽救,那么,他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张斌对记者说,看着程胜无助的眼神,他想到帮助程胜,给他带来一些希望。
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张斌主动担负起程胜的医疗任务,并采取到医院定期检查和在看守所系统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治。
当时,程胜说:“张警官,你不要医治我了,反正我都是快要死的人了,治疗对我来说已没有意义了。”
“当时的程胜,显得特别悲观和消极,然而,我却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尽可能地帮助他。”张斌说,他知道,对于一名一审死刑犯,决不能放弃对他的教育和挽救。
于是,张斌一边对程胜交心,帮助他写上诉材料,一边动之以情,重新点燃他对生活的希望。一天早上,张斌像往常一样来到监室,突然看到脖子上戴着一条“领带”的程胜向他走来。领带在看守所里属于违禁品。张斌大吃一惊,不料程胜却笑着说:“张警官,你放心,我这领带不是真的,是我用明信片做的,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也许这是我的最后一个生日,但我也要好好打扮一下,高兴高兴。 ”
为了给程胜过这次生日,张斌骑着自行车跑遍看守所周边村落。“他买不到蛋糕就给我买了些水果,还祝我生日快乐。那一刻,又让我萌生了生的念头。”程胜说,在长达一年多的上诉时间里,虽然思想的重压和疾病的苦痛日夜伴随着他,但张警官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分析上诉的理由,一次又一次地送去热腾腾的病号饭,一次又一次地为他送药、打针,一次又一次地给他讲述法律知识,一次又一次与他真诚地沟通……程胜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他罪不至死,我当时认为还有望上诉改判。”张斌回忆说。那时,张斌得知程胜在家里和姐姐感情最好,他联系上程胜的姐姐,请她经常写信安慰程胜。果然,程胜姐姐从老家捎来的衣物,让程胜知道虽然他犯了罪,但家里并没有抛弃他。
一年两个月后,终于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传来消息:程胜被改判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此时,经过系统治疗,程胜的肺结核也已经钙化。
18年写了50多封信
开导鼓励他改造
“程胜改判后,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而我又腿脚不方便,没有时间去看他,更没有机会开导他,只能在家里干着急。如果没有张警官,我都不知道程胜能不能挺过来。”说起张斌,程胜姐夫黄积余显得非常激动。
改判死缓后,程胜被送到浙江省第二监狱服刑,按理说张斌已完成了监管任务。
“入监后要进行训练,所以一直没有机会联系。”程胜说,完训不久后,他就当上了“老弱病残”组里的管理员,“有点小成绩了,我就想跟曾经帮助过我的张警官汇报情况。” “那年年底的时候,我收到一封程胜从省二监写来的信,一看是程胜的,当时也没想更多,就是想着不能辜负一名囚犯的信任,一有空就回信。”张斌说,为了鼓励程胜积极改造,只要看守所有犯人投送监狱,他都会抽空到省二监探望程胜,了解改造情况。
这期间,张斌的岗位也发生变化,从看守所监管到团支部书记、中队长,后调到瓯海区公安分局政治处干事、副主任,但无论怎么变,张斌始终不忘程胜,继续用更多的书信开导、鼓励程胜的改造。
1999年底,程胜又被改判18年9个月,2004年12月,他又主动要求去新疆呼图壁的劳改农场。
新疆的生活非常艰苦,无论是气候还是食宿等条件,都和浙江差异很大,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程胜对张斌的信任,同时,他也把自己的苦闷和失望表达在信件里,寄给了张斌。
“你既然选择到新疆服刑,就应该接受现实,环境不会随着你的意志改变,你只有积极改造,才能争取早日出去。”发现程胜的情绪有点不好,张斌给他回了封长信,叮嘱他要正确地面对现实、经受磨炼,给了他努力改造的信心,开导他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得知新疆监狱里书籍较少,张斌经常到书店选购演讲、新闻写作、文学、法律等书籍陆续寄给程胜。
“2006年12月18日,我又收到了程胜的来信,从信中可以看出他已适应了新的监狱生活。”张斌说,按照监狱规定,每到年终,服刑人员都要给家里写一封改造汇报信,而程胜却把这封写得工工整整的信寄给了他。
那时,监狱开通了亲情电话,程胜经常利用宝贵的打电话的机会和张斌通话,张斌也是一次次劝说程胜好好改造,多学习一些技能,出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不要急着进入社会,现在外面变化很大,建议你先回家看看,看看18年都没有放弃你的父母、姐姐和姐夫。而且,你都40岁的人了,最好先安一个家,多一份责任感。”张斌在回信中告诉程胜,他目前最要紧的事情是花半年到一年时间适应社会,同时好好规划今后的人生道路。
曾经的“死囚”
减刑出狱经营香菇作坊
去年9月29日,程胜刑满出狱。那天,程胜穿着张斌提前邮寄来的衣服踏上了距离北疆5000余公里的皖西南之路。
今年3月14日,张斌从温州赶到安徽池州去探望程胜和他的家人。程胜和他的姐姐见到张斌时非常高兴,程胜更是拉着张斌的手,眼泪不断地往下掉。
其实,张斌不仅成为程胜的精神依托,也成了程胜姐姐等家人的“亲人”。程胜在去北疆服刑后,程家发生了很多不幸:程胜二哥和嫂子遇上车祸双双离世,剩下一个年幼的儿子;大哥又遇事故,一只手残疾;姐夫又脚患痛风病干不了重活,加上父母年已古稀,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姐姐程清华一个人身上。此时,程清华没有将不幸的消息告诉远在5000余公里之处的弟弟程胜,只一一告诉仅在探监时打过一次照面的张斌。
“如果没有张警官,我们一家都不知道要怎么熬过去。”
近几年,张斌还七八次给程胜姐姐汇钱。仅2010年6月18日就汇去一万元用于家庭急用。程清华说,她在村里提起张警官和她弟弟的事,大家都不敢相信,一个非亲非故的警察怎么会对一个“死囚”这么好。
现在程胜和姐姐一起经营一个香菇作坊,他不仅学会了电脑,还能熟悉地运用网络。张斌说,程胜融入社会比他预想的要快,他一直表示会尽快地回归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不停地告诉我,一定要重新融入社会,他的年纪不大,才41岁,还会有很多的机会。”张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