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丽水之前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这么快,这事儿就解决了。”杭州某设备进出口公司老总傅某原本是打算去丽水打官司的,为的是要回1000多万元货款。“按正常程序,标的上千万的案子,没有3个月,是办不成的。”丽水市中级法院司法调解中心主任陈光明给傅某提了个建议:走司法调解的途径。于是,在丽水中院的第三调解室里,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当天就商量出了对策,1000多万元的货款有了着落。
不打官司、不花钱、不伤和气,在丽水,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通过调解来解决矛盾,“大调解”的优势在丽水得到显现。通过“大调解”,2011年丽水市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5816件,调处成功率达97.7%。
经过1年多来的铺垫,丽水的“大调解”组织网络初步形成,市、县两级均已建立“大调解”办事机构或平台,百姓走到哪儿都能找到说理的地方。
为使调解工作更加专业和规范,丽水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法制办、市信访局等单位单独或联合出台了一系列“大调解”工作配套意见措施,推进了道路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劳动争议、山林纠纷等专业性行业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共建立专业性调委会64个。
几句点拨,上千万纠纷轻松化解
傅总碰上的这起纠纷,就是通过法院的司法调解得以了结的。
受丽水一家新能源公司的委托,该设备进出口公司垫付了900多万元帮助他们从国外购置了一套设备,设备漂洋过海运到了丽水。可新能源公司却因严重亏损,根本无力支付这笔货款。追溯起来,又牵出了第三方———丽水一家阀门公司,它与新能源公司虽是同一个法定代表人,但实际上有着不同的股东,各自经营。可如今,由于新能源的债务,阀门公司也一同成了被告。
900多万元的货款,再加上其他费用,一共上千万元,该由谁来承担呢?真要让法院判下来强制执行,恐怕阀门公司也要被搞垮。
负责调解的丽水市中院司法调解中心主任陈光明在了解案件来龙去脉后,给双方当事人出了个主意:“时间再放宽3个月,在这期间,原告帮新能源公司一起想办法把设备转卖掉,能卖多少是多少,剩下的,再让阀门公司来承担。”这个办法,得到了双方的认可。第二天一早,调解协议就签下来了。
在丽水市中院,调解有规则、有机构、有窗口。陈光明介绍说,该调解中心从去年10月份开始正式运作。为使调解机制更为规范,今年1月,丽水中院又出台了《立案调解规则(试行)》,这在全省法院系统是第一个。
两个月下来,调解中心就办了两起案子,算上这起,已经成功调解了3起案件,案件标的达5000余万元。“我们主动介入,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毕竟这比直接进入审判程序要节省很多时间和程序,当事人往往比较乐于接受。”
主动揽进“麻烦”只为化解麻烦
近年来,合同争议纠纷、公司股权争议、虚假广告侵权、商业秘密损害等大量新型矛盾纠纷不断涌现,这些矛盾纠纷一度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包袱。
“仅仅依靠‘以案办案,以罚了事’的单一手段,已不能有效维护公平交易、化解社会矛盾,需要把行政调解作为补充。”丽水市工商局莲都分局于2011年8月成立了行政调解中心,调解的范畴不再以消费纠纷为主,还涉及行政许可、公平交易执法、合同、商标广告等各项。“过去行政行为不适宜调解,怕被说是多管闲事、自找麻烦,而且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些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投诉,由我们工商去说,企业会听。”莲都工商分局局长王九如说。
与丽水市工商局同时率先开展行政调解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还有丽水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莲都区政府。市公安局侧重于交通事故调解、治安调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在劳动用工纠纷调解上开展工作;莲都区政府则在几个大镇建立了行政调解中心。丽水市以“先示范推进后全面推开”的步骤,逐步开展行政调解。
丽水市的行政调解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1年,丽水市被列入全省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建设试点市,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行政调解工作暂行办法》、《行政调解文书样式(试行)》等文件,把行政调解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
经过一年试点,行政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建立。根据“大调解”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丽水市政府法制部门设立市行政调解指导中心,莲都、龙泉、松阳等地设立了行政调解指导中心,负责行政调解工作的指导、督促、考核、培训;市、县级行政调解相关部门挂牌设立行政调解中心。目前,已设立了260个行政调解中心或调解室,有专(兼)职调解员994人。
“融入‘大调解’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调解意识提高了,以前认为是‘可调可不调’的案件,现在职能部门都会主动介入调解。”丽水市政府法制办行政调解指导中心主任施连城说。以丽水市交警支队莲都大队为例,自去年开展行政大调解后,10至12月份,共接交通事故报警3934起,除16起当事人治疗未终结还不能调解外,其余3918起事故结案3861起,调解结案率98.6%,比原来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诉讼案件比全年平均数减少了50%。
涉法联系人成企业主的好帮手
拿到了被克扣的56000元奖金,在丽水经济开发区某皮革公司打工的石某等28人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老家的路。之前,石某等28人向丽水市经济开发区调委会反映,奖金被公司克扣,并扬言“不拿到奖金不罢休”。
在调解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是该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他同时也是开发区调委会的涉法联系人。在接到通知后,主任立即与企业领导沟通、协商,当天下午双方就达成了调解协议,公司按时发放了5万多元奖金。
丽水经济开发区企业多,务工人员密集,劳资纠纷多。去年调委会接到的73个案件中,70件与企业有关。因此,开发区调委会建立了企业涉法联系人制度,300多个企业都有一名以上的涉法联系人,这些人多为办公室主任或人事部经理。同时,48个规模企业里,也设立了企业内部调委会。企业涉法联系人就好比调委会的“帮手”,通过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排查企业内部矛盾纠纷,迅速解决劳资纠纷,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有利于矛盾纠纷在企业内部解决。
为防患于未然,开发区调委会还积极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审查合同、规章制度等漏洞与不足,手把手地为每一家体检企业“量身定做”法律风险提示,最大限度地把企业经营和劳资纠纷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消除在初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