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专刊之十三】
玉环县委书记在破解“双违”难题中
动真格作示范
【难题事由】目前,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问题已成为包括玉环在内的各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难题,突击抢盖“隔夜房”、加层房等势头愈演愈烈。大量的“双违”建筑严重扰乱了城市的规划建设,影响了城市建设品位,干部群众反响十分强烈,历年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上代表、委员也多次提议。玉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违”工作,历经数年整治,但因反复回潮,成效依然不够明显。
【破难过程】在此次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中,玉环县委书记张加波针对“双违”整治难题,提出“不达目标,决不收兵”。为切实找准“双违”问题的症结,他一方面向城建、国土、双违办等部门了解情况,梳理全县“双违”整治现状,分析“双违”难整治、整治出现反弹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多次到违建户家中,听取有关群众意见建议,并带头开展宣传解释、政策说明工作,引导违法建设者自行拆除违章建筑,争取各类问题快速、平稳解决。用他自己的话说,要确保不因拆违造成困难群众无房可住,确保不因拆违导致困难群众生活无着落,确保不因工作不到位酿成恶性事件。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张加波发现,“双违”之所以遍地开花、堵而不死、禁而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双违”工作环境差,群众普遍认为“可以靠关系摆得平”。对此,他认为,要狠刹“双违”歪风,必须突出重点、打准七寸,注重以个别典型案例的破解、示范,取得打击少数、震慑多数的工作效果。在他的指挥部署下,渔岙村一幢2400多平方米的违建住宅和王家村一幢5000多平方米的违建厂房被“定向爆破”,经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后,有力震慑了其它等待观望或伺机偷建的行为。
另外一个摆在张加波面前的问题是,“双违”问题久治不愈根源之一在于参与“双违”者情况复杂,既有村梗地霸、社会势力,也有部分党员干部,甚至有村集体违建的情况,而且之所以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少数党员干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对此,张加波坚持从管好、管严干部入手,对在“双违”整治工作中工作不力或存在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坚决追究责任,给予1名以家人名义租用违章建筑开展经营活动的领导干部免职处理,对2名基层站所领导干部书面告诫和停职检查,另有5名因政策执行不力的机关干部同时被问责。
当“双违”整治取得一定成效后,张加波又在思考,一项工作要想保持长效,还得有一个健全的工作机制。在他的建议下,县里不仅成立了由其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7名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还牵头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工作组,进驻全县“双违”最为典型的玉城街道开展工作,通过“解剖麻雀”,为出台面上政策提供直接依据。同时,玉环县还将“双违”整治工作作为县对乡镇(街道)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县级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开展专项考核,完善在关键时刻、困难工作中识别、使用干部机制,在全县形成了克难攻坚、奖优罚劣的工作氛围。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玉环县共拆除或自行拆除“双违”建筑150余起,接到“双违”举报12起,仅为去年第四季度的十二分之一,全县“双违”建设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工作启示】与其它遗留问题一样,“双违”工作看起来很难,领导干部要坚定破解难题的信心和决心,善于从群众中寻求问题的破解办法,找准要害,把握关键,从而将难题有效破解。
上虞市委书记深入基层破解
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难题
【难题事由】近年来,上虞市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加强结对帮扶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总体来看,村级集体经济仍较为薄弱,全市318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8万元以下的147个,占46.2%。而根据调查测算,目前全市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费用支出一般是小村10万元,中等规模村15万元,大村20万元。这表明,全市大多数行政村很难依靠自身积累维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兴办村级实事项目、服务党员群众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难题,是上虞市委书记孙云耀一直在记挂和思考的重点工作。
【破难过程】在领导干部“创先争优示范行动”中,孙云耀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组织建设需要重点破解的难题,进村入户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乡镇干部、村干部、党员群众、“能人”村民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7个,与62名党员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分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原因,查找瓶颈制约,梳理发展思路,旨在通过“解剖麻雀”,由点及面,推进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走访中,孙云耀发现,部分村集体经济之所为难以发展,主要存在“三缺”,即缺资源、缺资产、缺资金。特别是当前土地、山林等资源要素日渐稀缺的情况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犹如“无米之炊”。针对这一情况,他多次向当地村干部、党员群众征求意见,召集组织部、农办、农林渔牧等有关职能部门会商情况,同时学习借鉴周边县市区做法,提出了鼓励发展村级物业经营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新路径。对存量资产多、建设用地多、剩余劳力多的村,鼓励发展家庭工业集聚点或简易标准厂房;对毗邻城区集镇、工业园区、骨干企业的村,鼓励发展各类市场、营业房、仓储房;对外来民工相对集中的村,引导发展民工公寓,形成村级物业与创业经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通过鼓励发展村级物业经营项目,解决了部分区位优势、土地资源等条件较好村的增收问题。而上虞南部山区还有不少经济薄弱的山区村,由于交通不便、区位较差,物业项目经济价值较低,增收效果较为有限。孙云耀认为,对这部分村,必须跳出村域发展的狭隘思路,采取与其他有条件的村联合建设、异地建物业等形式,提高物业项目收益率,实行集约高效发展。在他的协调部署下,由68个村联合开发、投入5500万元、占地50亩的标准厂房启动建设,并由市里统一组建村级物业建设租赁经营公司进行运作,建成后预计每年实现租赁收入320万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推进村级物业经营项目建设,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至关重要,特别是部分村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缺少项目启动资金。对此,孙云耀专门提议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制定出台了《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五年计划的意见》,在资金要素上,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单建项目最高补助60万元,联建项目最高每村补助180万元。同时,积极与农村合作银行进行协调,落实2亿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五年计划”专项贷款,通过市财政贷款贴息的方式,确保项目建设贷款需求。在土地要素上,市里每年安排100亩土地指标予以重点保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明确目标,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孙云耀的建议下,市委把“通过五年努力基本消除年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的目标写入市委十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对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开展定期督查,确保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落到实处。到目前为止,全市共立项建设村级物业经营项目163只,已竣工验收139只,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共投入建设资金1.13亿元,其中市财政补助527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稳定收入750余万元。
【工作启示】村级集体经济“脱贫”是农民群众盼望的大事。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困难,把解决群众最需要的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只要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抓工作,就能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