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但谣言的疯狂程度有增无减。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介绍,今年3月中旬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会同通信、公安等部门清理的各类网络谣言信息已达21万多条,依法关闭的网站已达42家。
在这个无国界的网络世界,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谣言的无辜受害者。
“谣盐”,就是如此。去年3月15日中午,杭州市某数码市场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很快,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在微博和各大论坛传播开来,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抢盐风波。
“听信谣言折射出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科学判断力的欠缺。这种欠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突出,却容易成为重大公共事件的导火索和放大器。”省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杨建华说,这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
网络谣言为何屡禁不止?微博上民间网络辟谣组织“辟谣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表示,网上谣言之所以如此泛滥,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造谣者各怀鬼胎,想要浑水摸鱼;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一些事件的处理,让网民产生了较差的心理感受,使他们更倾向于去相信谣言,给谣言提供了生存空间。也有专家认为,网络谣言的盛行,与政府的消息发布不够透明及时,和民众的信息需求存在供需不平衡,也有一定的原因。
如今,我省正在开展为期8个月的“净网”行动,其中一项重点就是打击网络谣言。这也给散布谣言再一次敲响警钟,但这次打击的效果会如何?之后会不会反弹?公众都非常期待。
“网络谣言的产生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兴良说,一方面,网民要提升自我素质,不要散布谣言、要慎言慎行;网络服务和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要切实各司其职,打击和预防谣言流传。更重要的是,法律要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