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
人问嘉善如何?有言为证:地嘉人善。
嘉善干窑镇干窑村农民董纪法,对一副清末对联记忆犹新——上联:你嘉我嘉他嘉大家嘉;下联:你善我善他善大家善;横批:地嘉人善。
嘉善之名,可以推溯到582年前。明宣德五年(1430年),分嘉兴县东北境之迁善、永安、奉贤三个完整乡和胥山、思贤、麟瑞三乡之部分置嘉善县。嘉善,有嘉兴和迁善之意,又取《论语》“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上善若水,水乡的灵性,人文的渊薮,孕育了嘉善的善文化。
今天的嘉善人,又是如何弘扬善文化的?
我们在嘉善5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村入企、访街串巷,与各种各样的人深聊详谈。
善,源泉在内心,如果挖掘,将汩汩涌出。通过调研,我们希望挖掘出善文化的善根善缘善举,让择善成为一种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使善文化更广泛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向善:上善若水
何谓劝人为善……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了凡四训》
天凝镇宏杨村八旬老人陈阿条的家很简陋:两间农房,一张老木床、一张旧桌子、一个油漆斑驳的柜子。家中唯一的电器是台旧电视机,已陪了陈奶奶十来个年头。
4月5日一早,陈阿条生柴做饭,就着咸菜、腌姜吃了碗稀饭,就出门了。
走进宏杨村村委会,陈阿条捐了2万元。这是老人家10年前的助学扶贫承诺,每年都这样兑现。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守着一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前我家里缺粮,大队给我们点碎米,村里人给些衣服和粮食。”是他人的援助,让陈阿条一点点渡过了难关。几个儿女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日子逐渐红火起来,陈阿条却老觉得亏欠着村民,村里有人因病致贫,她难受;邻居孩子没钱读书,她着急。
从2003年开始,陈阿条省吃俭用,把儿女寄来的赡养费每年捐助村里2万元,10年捐满了20万元。
村里的蒋剑出了车祸双目失明,儿子刚好要上幼儿园,学费成了难题,是陈阿条的捐助款帮助了他。
张涛成绩很好,却因家贫辍学,是陈阿条的捐助款供他读完了书。
10年间,200多人次得到了陈阿条的资助。而陈阿条本人,一个月的开销却不足10元。
陈阿条没上过学,不识字。她不知道百里开外的魏塘镇上,出过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善人袁了凡。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训》是我国第一本具名的劝善书,但《了凡四训》讲的那些行善之法,她却在身体力行。
袁了凡,原名袁黄,明中晚期重要思想家,是“善”理论的诠释者,也是善举的倡导者。他离开人世已400余年了,而善举,在嘉善民间从来没有中断过。
善,仿佛是嘉善的通用语言,所有人都懂。宏杨村的小老板王宏明每年拿出40万元,成立了一个帮困济贫的基金。
一家有难,全村来帮,这是嘉善农村遗留至今的民风。“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格会’(谐音),每个家庭出10块银元放在‘格会’里,10户人家凑100元,哪家有困难,就给哪家用,不收利息。”天凝镇凝北村60多岁的村民徐小娜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靠这钱结婚的。
徐小娜回忆说,自己受到的“善”启蒙,全是民间的口口相传。那时候,她听着一曲曲嘉善田歌,听着老人讲的一个个民间故事,从田歌中听出了“劝人为善”,从故事里体会到了“劝恶扬善”。
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王四根,被称为耕耘不息的“老黄牛”,每天5点不到就开着自己的小面包车奔走在缪家村的田间地头。10年时间,王四根把一个贫困村改造成一个富裕村,“认认真真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这是王四根对善的理解,他说,“我只是想为大家做好事,做个有意义的人。”在他的组织下,村里党员定期不定期的义务劳动已经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善,是行好事。这一点,在嘉善民间深入人心,男女老幼,人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