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1日讯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基层组织建设……这些看似并不新鲜的术语,在庆元县荷地镇杨桥村,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解读。
在前不久庆元县摄制的党建组织工作献礼专题片中,杨桥村入选村级管理样板村并担纲“主角”。连续13年无刑事案件、无集体上访事件、无矛盾纠纷出村——作为规范村级管理运行机制的先行者,地处偏远的杨桥村用近十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生动而个性鲜明的答卷。
以民为本,村务管理阳光操作
“2011年,村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33790元,新开拓宽机耕路2950米;茭白、吊瓜高山蔬菜项目落实补助23120元……”在杨桥村“2011年度工作报告”里,事无巨细罗列出一笔笔款项,村党支部书记练珍文告诉记者,每年年底,杨桥村都要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向群众报告一年来的工作、介绍来年的工作思路,“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全部公开,接受群众‘质询’。”
在杨桥村村务公开栏上,醒目地张贴着一张“村账结算清单”,上面详细记录着今年一季度全村大大小小的收入和支出费用,每一笔开支都清楚注明日期,就连印制毛竹山承包合同的32元印刷费,都清楚地列入其中。
“村里按季度公开财务支出,村民有疑问,随时可以上门咨询。”杨桥村村监会主任练端伙说,每一笔经费的支出日期、金额、经手人等信息一样不少,在公开财务情况的同时,村里还每月制定落实到人的工作安排表,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哪项工作完成得好、谁没有及时完成任务,一目了然,方便群众对干部的工作能力作直观的判断。”
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助民富
最近,杨桥村村民正忙着用新学会的竹腔施肥法为毛竹林“输营养液”。“村民一听说有施肥新技术,全都争着来学。”村委会主任练远锡说,杨桥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这几年村民通过发展高效笋竹林尝到了甜头,陆续开发了近千亩基地,尽管因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不到原有的1/3,但大伙儿对发展竹产业的热情一点都没减。
村民练端祥告诉记者:“杨桥村的毛竹效益这么好,全靠‘反租倒包’的做法把大山盘活了。”老练说的“反租倒包”,是村里向责任山承包户回收经营权,然后重新发包给农户连片种植毛竹,租金按承包户30%、村集体40%的比例分配,剩下的30%则由村集体返还原承包户作为补贴。
“为了鼓励农民加强毛竹林管理,村里把归村集体的租金用于购买肥料,奖励给种植户。”练远锡说,村里还专门制定了抚育标准,每年组织村干部负责验收,通过验收的农户,现场就能领到肥料。如今“反租倒包”的效益已经显现,全村一年外销的毛竹达15万公斤,去年,单是租金就收取了1.6万元。
创先争优,营造“软环境”促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1年初的村级换届选举,杨桥村显得格外风平浪静,连任了22年村主要干部的练珍文再度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赢得毫无悬念。
“他俩领头,我们心里踏实。”村民代表陈新花说,村级财务的公开透明,让村民们对村两委干部勤俭节约的作风非常信任,“搞建设、发展产业他们没有乱花钱,为了村里的工作误工他们也没有乱拿钱,每天20元的误工补贴标准几年都没变,我们实在过意不去,去年村民大会上提出加钱,这才提高到了一天30元。”
在杨桥村,村官和村民间还有个有趣的互动——互相“六比六看”。“一比就是十多年,互相督促看看哪家法治意识强、致富门路多、集体观念强、子女教育好、尊老爱幼到位、团结互助积极,到年终由村民代表评议、确定表彰名单并公示。”练珍文说,每年大年初一,回乡的学生、村民还会自编自导一台“春晚”,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会在演出期间为这些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红包,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干群关系、邻里关系自然和谐融洽了。
“务实、民主、持之以恒,十多年来不松懈、不动摇、不折腾——‘杨桥模式’的成功,证明了规范村级管理所释放出的能量对于和谐乡村建设具有多大的意义。”庆元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