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记者 龚晓 通讯员 常红江)在浙西南与福建交界的林区,土地的实际“使用”界限并不像地图上那么清晰,不少林地、耕地的权益归属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地人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插花”,有些是浙江的“花”插到了福建,有些则反之。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过去被忽视的小“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
近日,我们驱车来到丽水市庆元县竹口镇新窑村,听说了这么一件由土地“插花”引发的,历时两年,经过两拨调解才了结的案子。新窑村与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的两个村毗邻而居,相距仅一公里,历史上两省的村民开垦土地,也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省别意识,于是乎“插花”现象在当地很普遍。
2009年,松建高速新城隧道需要征用一块位于旧县乡的644平方土地,用于高速公路配电房建设,谁知这块已被旧县乡居民开垦了三分之二的林地,其实际使用权却应该归属于新窑村村民五组所有,关于征地补偿款的交涉,一开始就在两个不同村别、不同镇别、不同县别、不同省别之间进行,难度相当大。“哎呦!你让我一个小小的村支书怎么去谈呢?一开始,人家根本不待见。”新窑村党支部书记林昌顺说。
交涉一时间陷入困境,然而随着施工地深入,矛盾纠纷不断增多。“有些村民甚至还多次躺倒在施工车辆前面。”林昌顺说,“高速建设的进度被严重影响。”为此,竹口镇及时成立高速建设政策处理领导小组,并与旧县乡协商成立“闽浙边界联调制度”,沟通开始有了新渠道。“成立了县、镇、村三级联调制度,这让谈判交涉有了合适的对象。”庆元县政法委委员胡向阳说。
浙江村民这边有法定的使用权,福建那边涉及的村民人数多,且有事实上的开垦经历。国家对于林地和耕地的补偿有很大区别。“林地的标准是18块钱一平方,耕地是60块。”林昌顺说,“谈判很不容易,从09年开始,我先后到旧县乡那里跑了二十几次,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总算谈了下来。”
结束了与福建方面交涉的林昌顺本想可以松口气,谁料事情还远没有结束的样子。新窑村村民老王和老沈开始强调他们俩对这块林地拥有所用权,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林地上的林木及其附属产品归村民所有,而林地只有使用权。经过村民小组反复实地测量了林地面积,确定了补偿标准和分配比例,并反复做思想工作,最后才在2012年的7月达成协议。
与竹口镇不同的是,庆元县安南乡已经着眼于探索新形式的“平安边界”。从2008年开始,安南乡开始举办“浙闽边界文化联谊文艺晚会”,已成功举办8场,将“联防联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综治性“平安”辅以以“文化走亲”等文化内容,通过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管理方面的再创新。新形式的“平安边界”不仅带给安南乡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们这边竹制品产业比较发达,以前临近的福建省老百姓经常跑过来打工,现在情况大不同了。”安南乡党委书记吴向东说,“我们这边十户做竹制品的人家,八户都到边界那边去开厂了,虽然都是‘小小浙商’,规模不大,但是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也让我们这边的治安、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的负担大为减轻,可以说一举多得。”
在庆元,“平安边界走廊”创建活动已经开展多年。曾经社会治安混乱,盗窃、抢劫频发,械斗、纠纷不断,“六合彩”、“实际神”等案件层出不穷的地方,现在已经开始合作建起了高速公路,形成了浙闽竹木半成品加工聚集区,还时不时办个联谊晚会,解决一下单身男女青年的个人问题。按照当地干部的话说,以前边界地区是“是非地”,现在是“联心地”,而两地百姓也从“冤家”变成“亲家”。
平安手记:
在丽水采访,可去的地方很多,可用的时间有限,这是让我比较遗憾的地方。在浙西这片山清水秀之地,有数不清的“平安”亮点、管理创新:龙泉的“五强五网”被当地人誉为丽水版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松阳的“民情地图”让百姓的事情牢牢谨记在干部心头;还有林权改革,金融行业的城乡一体化信用体系建设等等。就连庆元还有管理流动人口的高招:与浙江其他地方不同,庆元是流出人口的大县,所以当地干部就想办法在人口流入地——嘉兴、平湖等区域建异地便民服务中心,让在外打工的乡亲们无后顾之忧。
在采访中,丽水的一位综治干部很朴素地感慨:虽然近几年,当地经济发展很快,没几年就翻了好几番,群众的生活也有较大提高,但是对浙江全省的贡献还远不能与其他地方相比,所以做好“平安”工作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最重视的目标。我想,可能这就是丽水能连续七年荣膺“平安市”的奥秘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