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上三门湾内的蛇蟠岛,一个精神矍铄、身板魁梧的老人早早在万米海堤上迎候。
傍晚,当最后一抹晚霞遥挂天际,微风撩起的青发间,现出一张坚毅娇美的脸庞。
他,陈启锁,原三门县亭旁区委副书记,30年前登上蛇蟠岛,担任蛇蟠涂二期、三期围垦工程总指挥,如今岛民们还亲切地叫他“老陈书记”。
她,陈丽敏,跟随父亲陈启锁移居海岛,30年后完成了蛇蟠涂四期围垦工程,熟悉她的人都称她是“征服大海的奇女子”。
十七载,往事如烟
“围垦人员人挨人,延绵30多里,远远看去就像一根长长的麻绳!”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的景象,陈启锁不无感慨地说。
那时,田少人多矛盾在三门县亭旁革命老区日益突出。开发蛇蟠涂,成为当时亭旁区委解决这一矛盾的重大决策。1972年冬天,全区6个乡镇51个行政村,先后有4000多村民扛着大旗,自带粮食、铺盖,手拿畚箕、铁锹,浩浩荡荡地从山区奔赴海岛,打响“向大海要地”的战役。
1982年,时任区委副书记的陈启锁担任蛇蟠涂围垦指挥部总指挥。他知道,他需长期上岛驻扎,于是,干脆把全家5口人的户口一起迁到海岛。虽说是总指挥,但是他的工资待遇并不高,每月十几元的工资要养活3个孩子。跟随丈夫上岛的妻子梅菜凤,靠砍柴、种地等来帮助贴补家里的开支。年仅8岁的女儿陈丽敏,放学回家也要帮忙摘菜、做农活。
无论春夏秋冬,陈启锁每天怀里揣上两个馒头,腰边挂个装满水的军用水壶,在没膝的泥涂里行走1万余米,沿途检查工程进度、堤坝质量、观察潮位,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在关键的施工环节,他都要带着记录反复请教指导施工的专家,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1986年1月,围垦的5800亩土地也已经过改良投入生产,种上了柑橘、小麦和棉花。尝到甜头的亭旁区6万人民,决定启动蛇蟠涂第三期万亩围垦工程,陈启锁继续担任总指挥。直至1989年第三期围垦结束,共投放劳动力约300万工,累计完成土方187.99万立方米,石方57.09万立方米,围垦面积1.58万亩,净面积1.23万亩,亭旁区人均土地面积翻了一番。
海涂上,苦中有乐
山区群众能吃苦,可围垦的苦非同一般。海涂的泥软软的,一脚下去一个深深的窝。人想正常行走都难,肩挑背扛更是艰难。为此,陈启锁多次登门请岛上的居民专门指导船只使用和熟悉“打溜棍”――利用海泥的润滑和人工推力近距离接力运输土方的方法。
学会在海涂上行走,只是第一步。“堵缺口,是滩涂围垦最关键的环节。它要求必须在一天之内合龙,否则,潮水上涨就可能把堤坝冲毁,前功尽弃。”陈启锁回忆说,1988年底,指挥部决定对深3米、宽150余米的清水港进行堵缺口施工,这是施工难度最大的节点工程。
“蛇蟠岛海域的潮流情况非常复杂,潮位差达到10余米。”陈启锁说,为了选好堵缺时间,他整整4天3夜没有合眼,仔细翻看了自己多年来全程记录的水文资料,同时请教岛上的老渔民和省水利局围垦处专家,最终把“决战日”敲定在小水潮的1989年1月28日。
当日凌晨4时半,天空还是一片漆黑。陈启锁至今还记得,那天早餐是一碗粥、两个大馒头,吃完早餐,民工们就用布把干粮包起来绑在腰上带走。5时左右,天微亮,寒风刺骨,1000余人打着赤脚,踩在结了薄冰的海涂,发出“沙沙”的碎冰声。
船运组、打溜棍组、肩挑组……陈启锁赤脚在各组间奔波,并带上一捆稻草,看到一些实在冻得受不了的民工,就用稻草给他们包脚取暖。
下午5时左右,在1000多人的欢呼声中,清水港堵口任务顺利完成。这时,陈启锁坐在坝顶,长长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