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
“朝连,咱们今天一块儿再把山林划片这事儿给捋一捋。”近日的一个傍晚,党员叶明林和村民徐朝连一块儿走进了莲都区峰源乡庞山村会议室,继续调解徐朝连家的山林纠纷。
自从农村党员“分类积分考核办法”实施以来,在村里颇有威望的叶明林已经先后17次帮助乡亲们调解矛盾纠纷,这个原本无职的普通基层党员,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老娘舅”。
和叶明林一样,在率先试行积分考核制的峰源乡,507名农村无职党员都通过“设岗定责”的方式找到了发光发热的舞台。作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一项创新试验,莲都区将农村无职党员“分类设岗”,并以量化考核的方式,把党员日常开展工作和服务的表现具体化为“学分”,并定期将总得分作为考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依据。
“村党支部结合无职党员特长、党员志愿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工作,设置了纠纷调解、卫生保洁、政策宣传、扶贫帮困等岗位,除了根据岗位性质制定相应责任,还对加分扣分的标准作了量化规定。”据庞山村的党支部书记李道伟介绍,党支部还把所有无职党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了公示,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峰源乡党委副书记孙海波告诉记者,“修学分”的方式,使农村无职党员的日常表现、作用发挥都能通过具体分值直观体现,“我们设定了基础分值,党员如果被投诉,或是出现违纪情况,都会被减分,减掉的分数只能通过增加服务次数‘补’回来,无形中给党员们压了担子,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创先争优自觉性。”
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这四个“学分档”,晒出了优秀基层党员的实绩,也照出了党员之间的差距。前不久,峰源乡组织1000多名群众对全乡20个村级党支部组织、500多名无职党员进行了上半年的“创先争优评议”,其中16名无职党员因为群众满意度低、作用发挥不明显而被判定为“不合格”,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标杆。新制度实施半年来,峰源乡507名农村无职党员已经开展政策宣讲200余次、结对帮扶农户1023户、帮助群众解决疑难和诉求518件。 “让农村无职党员有事可做、自觉做事、学比赶超,不仅能充分发挥每位基层党员创先争优的榜样作用,还能在农村一线营造‘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的和谐氛围。”据莲都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学分制’促使农村无职党员产生的危机意识,有效倒逼了他们的日常工作与表现。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与管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