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农村最基层到中国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到共青团中央;从主政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到“共和国长子”工业大省辽宁,到进入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一路走来,李克强的统筹、决策能力不断提升,积累了丰富的从政阅历和理政经验。在公众面前,他自信、睿智、谈吐博雅却掷地有声;而在熟悉他的人眼中,他平实、亲切,紧要关头能雷厉风行、勇于担当。从法学学士到经济学博士,10年燕园的浸润,使他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也滋养了他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或许与他早年最基层从政的经历有关,体恤民间疾苦始终是李克强的思想底色,无论走上哪个岗位,“万事民为先”一直是他坚定践行的执政理念。
11月15日,在京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李克强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六天后,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改革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推进改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身上责任重大,必须往前走,必须勇于试,这是我们的责任所系。不干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向社会明确传递改革决心。
随后,李克强在多个会议场合“打破砂锅式”的追问,引发广泛关注。这种长期形成的注重解决问题的务实会风,拒绝官员“照本宣科”,鼓励自由发言,让与会者既有压力,更感兴奋。他仔细听取艾滋病防治民间人士的真切诉求,鼓励“多谈问题”,并推迟官方会议,为“草根”会议“让路”。
这些细节都透露着,李克强锐意改革的精神,果断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心系百姓的民生情怀。而这正是他从地方至中央工作期间一以贯之的作风。
攻坚克难勇做改革探路人
5年前的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52岁的李克强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登上中国最高政治舞台。几个月后,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年轻的副总理。
过去5年间,中国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多个重大考验,李克强在抗震救灾、调控经济、建设保障房、推动新医改、保障食品安全、甲型流感等重大公共疫病防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勇挑重担,破解复杂难题,其出众的经济判断力和果断务实的处置能力经受住了历史检验。
2008年,李克强履新之初,首先遭遇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他主管发展改革、财政等宏观部门,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时,国内各种建议不绝于耳、莫衷一是,但他始终冷静、沉着,既根据需要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又审慎地选择了将赤字率控制在国际通行的3%的安全线以内,使中国避免了其后欧洲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的“财政悬崖”。为有效化解此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冲击,组织实施了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惠民工程,同时又成为扩大内需,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可谓一举多得。5年来,李克强先后40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视察各地工程进展。在此期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00多万套,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近1亿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显著的时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改革,同时也被称为“世界性难题”。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围绕“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根本目标,明确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清晰路径。2009年以来,新医改五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中央政府先后出台14个相关文件,各地大胆探索,不断取得突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普遍获得实惠。
中国仅用3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织成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被国际社会称为“奇迹”。美国学者库恩认为:“中国的医保改革是过去十年最大的成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评价中国的医改认为:“确保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村老百姓的医疗保健,这个成就是很难得的。”世界银行首席卫生经济学家蓝根博赞叹:“中国医改取得的成果史无前例。”
燃油税费改革牵涉多方利益,备受社会各方面关注,酝酿多年始终未能推出。2008年李克强担任此项改革领导协调小组组长后,确定了公平税赋、正税清费的原则,组织制定新的改革方案,统筹价税费联动改革,抓住稍纵即逝的改革机遇,果断决策实施。不仅减轻了消费者不合理负担,促进了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为其他改革创造了经验。
2012年,李克强亲自“督阵”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深入一线调研,开会研究方案,重点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税费问题。在上海取得成效,特别是服务业、小微企业税负大幅减轻后,又力推将试点扩大到9个省(市),不仅实现了重大制度创新,而且以结构性减税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性目标。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仅包括总体规划纲要,还有近百个专项规划,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李克强长期主政地方农业、工业大省,到中央工作后,又分管发展改革、财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卫生等经济社会领域的工作,使他对中国的国情深谙于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了然于胸。他在领导和指导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多次到各地及各部门考察调研,分片主持召开“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座谈会以及服务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广泛听取地方、专家、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力量对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总体思路、城镇化发展路径模式、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一份备受国人期待、广受世界关注的“十二五”规划终于面世。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称:“‘十二五’规划是一项非常复杂但极有条理的计划,如果得到有效的实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在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控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最最重要的角色。”约瑟夫·斯蒂格里茨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代表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继续转型的方向。其中的中心任务就是一个新的开放的中国,新的融入世界的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新的责任、新的机会出现,包括积极地参与到塑造全球经济格局的过程当中。”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则评价:“中国的新五年规划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的主要特点是对官方政策进行调整,将原本的着眼于GDP增长的最大化,转变为提升消费以及劳动者的平均生活水准。”
食品安全是涉及众多部门的复杂民生问题,李克强始终牵挂于心。2010年,他出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后强调:食品安全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必须重典治乱、重拳出击,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此后,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督促各地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出现苗头就打,及时处理了一连串重大案件,使食品安全日益恶劣的局面出现好转迹象。
2009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呼吸系统传染病——甲型流感席卷全球,世界卫生组织将应对级别上升到最高级。在美洲爆发后没多久,这种病就迅速通过种种渠道传入中国,社会民众情绪再次陷入类似2003年SARS爆发时的紧张氛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李克强果断决定,启动应对甲型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专群结合,加大疫苗研发生产进度,既有力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又尽可能地不影响群众生活和正常经济活动,取得了抗击甲型流感的重大胜利,也为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创造了成功的典范。
李克强在国务院主持常务工作,经常会遇到棘手难题,但他从不回避,也不张扬,妥善化解矛盾于无形。他分管的众多领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有很多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当下改革渐入深水区,各方利益诉求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局。解开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过人的勇气和胆略,同时还需有开阔的视野和系统的知识储备。从地方到中央,李克强一一化解了不少这样的“难题”,被境外媒体称为“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
饱经磨砺家国情怀济苍生
在李克强破解发展难题、普惠民生理政的背后,饱含着他根自基层、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文革”期间,安徽凤阳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1974年3月,李克强到该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白天下田劳作,夜晚挑灯夜读,他在那里深深了解了什么是贫困和饥饿,其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才干,深得乡亲们的拥戴,不久便担任了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以至多年后,那里的老乡们还念念不忘他,称赞他“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总是先做。很善良,当大队书记,从不整人,不欺负人”。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李克强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考入北大法律系,很快便被推选为校学生会负责人。1982年,他毕业留校担任团委书记,年底被选为团中央常委,从燕园来到前门东大街。三年后,年仅30岁的李克强被增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此时,虽已身居要职,但他与燕园的精神依从丝毫没有中断。在书记处繁重的工作之余,他先后攻读完北大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荣获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李克强在安徽省金寨县为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选址。他坚信,“希望工程”是雪中送炭,要用这温暖的炭火燃起老区孩子的希望。两个月后,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安徽金寨诞生。此后,“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行动如火如荼地燎原全国,开创性地探索了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当李克强离开北京再次回到地方工作时,他已经从“村官”、团干部成长为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省长”。
1998年6月开始,李克强到河南工作,先后担任省长、省委书记,在这个当时经济处于全国“锅底”的大省一干就是7年。因工作忙碌、秉性清廉,他很少应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解决问题、推进发展上。河南历史上有过“浮夸风”,带来过惨痛教训。李克强到河南工作后,多次强调河南省情有其特殊性,人口多、底子薄,要多干事、不张扬,低调少说,避免浮躁,踏踏实实干几年,河南就会变样。
与很多人把河南视作单纯的农业大省不同,李克强鲜明地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路径。2003年,他正式提出“中原崛起”的构想并加以实施,这为河南后来的发展定了基调,也成为国家后来制定出台中部崛起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按照这一思路,李克强强调,河南要在继续巩固“三农”优势、建好全国“粮仓”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传统产业进行高起点、大跨度改造,拉长产品链条,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他系统谋划河南工业发展布局,提出了建设郑汴洛工业走廊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推动了一批支柱产业的形成,发展壮大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
河南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李克强提出,要打破内陆省份的观念制约,实施“东引西进”,一方面充分发挥区位、市场、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东部产业、技术、资金、人才、项目、管理经验和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强与西部省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开拓西部市场,努力提高产品在西部市场的占有份额。这个战略思想为打开河南工业发展空间,推动河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伴相生,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二、三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克强提出,推动工业化,必须同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并把其作为河南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发展“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着力构筑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具有强劲积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为开启城镇化探寻新路,李克强大力推动郑东新区建设,一改普遍存在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和单一产业为主的开发建设模式,提出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建设”,坚持集约节约、市场化运作、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发展思想,推动了旧城与新城的互动发展,实现了产城融合、要素集合,呈现了金融业、高端商贸业、物流业、旅游业多元发展。郑东新区的建设,为全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了示范。
7年间,河南经济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准1.6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全国第20位上升至第17位,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
河南一度成为中国艾滋病重灾区,艾滋病毒经过十多年潜伏在一些地方集中爆发。李克强多次深入病情严重的乡村和患者家中,主动与他们握手,促膝攀谈。他还请民间著名防艾人士、70多岁的退休医生高耀洁到自己的办公室询问情况,听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