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推荐共产党员 正文
一个好书记富一村百姓——记苍南县宜一村新农村建设“领头雁”杨成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好书记兴一村百姓”。现任宜一村党委书记兼经济合作社社长的杨成涛,是党员群众眼里的好书记。自1988年担任村党支部兼经济合作社社长以来,他在平凡的农村基层领导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共建新农村,致富奔小康,兢兢业业图发展,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好评。20多年来,他分别4次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被授予省“奔小康带头人”,2008年荣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带头人“金牛奖”,是第八届、第十届省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杨成涛的带领下,宜一村多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和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团结班子 规范管理树形象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这是杨成涛常说的一句话。作为村里的领头人,杨成涛深知,要发展,首要问题是要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杨成涛认为:“只要党组织思想统一了,就没有干不了的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他的带领下,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2008年,在村级换届选举中,“无候选人直选”一次性成功选出了5名党委成员,“海推直选”产生的5名村委会成员全部是党员。“起用能人、重用强人,团结不同意见的人,管好一班人,带动全村人”是杨成涛的用人之道。在工作中他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共兴强村富民之业。他的做法是,通过培养、选拔,把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村民先吸收到党内,让其在各支部委员会和村各配套组织班子中施展才干,然后,把最优秀的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村党委和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村民自治章程、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他还编印了1000本《宜一村规章制度汇编》,分发给每户村民家庭。这些制度的制定,一方面规范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行为,另一方面也规范了村干部的村务管理履职行为。

   杨成涛非常注重党员作用发挥。为引导无职党员参与村务、经常性发挥作用,他着眼设岗定责,在全村设立了双带致富岗、治安维护岗、党务监督岗等7个党员先锋岗,让51名党员有岗有责、有所作为。在此基础,他亲自制定并推出了百分制考核制度,分理想信念、履行义务、组织活动、社会表现等四方面对全村党员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监督,激发广大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保持先进性。

   杨成涛还十分重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村进程。2008年4月,宜一村成立了苍南县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实行全过程监督;实行村干部承诺制度,让村干部接受村民民主评议和绩效考核,真正让村民当家做主。

  艰苦创业 集体经济节节高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未来。宜一村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城郊村,1988年杨成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社长时,村集体只有几间出租房和一个停车场,每年集体收入仅5万元。“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当时,他暗下了决心。之后,他深入市场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宜山针纺织业的发展前景,大胆提出创办印染厂的发展思路,并带领支部一班人自己动手盖起了厂房,还从绍兴请来师傅,到无锡购来设备。第一家村办印染厂终于在1990年2月投产,当年产值130万元,创税利40多万元。此举的大获成功为日后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无止境,面对取得的成绩,杨成涛从不满足。20多年来,他不断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先后为村集体创办了漂染厂、无纺布厂、气流纺厂和纺织品市场等7家企业。相继投资兴建了宜一大楼、综合大楼、酒店大楼、娱乐城大楼、标准厂房、仓库、临街店面和温州宜一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等400多个项目。

   从他掌管宜一村至今,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从1988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2.6亿元,村集体资产从1988年的42万元增加到目前的9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相应地从900元上升至1.6万元。

  统筹谋划 一张白纸绘蓝图

   “农村发展也要搞好科学统筹、全面协调”,这是杨成涛带领村“两委”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早在1992年,杨成涛就带领全村干部着手编制宜一新村总体规划。通过多年实施,宜一村已建成一条宽22米、长700米的主街道和两条各长200米的横街道,建设道路2.5万多平方米,新村建设已颇具规模。

   他带头组织村庄整治,植树种花,绿化、净化、美化村容村貌。投资300万元建设河滨公园,坚持河道整治,清理卫生死角,配置垃圾箱,设立卫生监督岗,创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他热心村庄文化建设,先后组建了宜一村铜管乐团、门球协会、太极拳俱乐部等村民文体组织;创办了村电脑室、图书室、健身房、羽毛球场;还建起了全县首个村级塑胶灯光篮球场,配置了健身器材等设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杨成涛二十年如一日,在他的工作日程表上,从来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就是每年除夕,也是工作到傍晚,待大家安心过年时他才回家。在外开会,他总挂念着村里的建设,开会回来总要先看过建设工地之后才回家。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遇劳累经常复发,疼痛难忍,但他咬着牙,始终坚持工作。

  以人为本 大事小事显爱心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里条件好了,宜一村有钱了。让宜一的群众都能分享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杨成涛的最大心愿。

   1993年,他率先发动村民建起全县首座村老人公寓。2001年又投资500多万元建起第二座老人公寓,使全村450多位老年人入住,安享幸福晚年生活。2006年,村集体又投资190多万元,兴建拥有60套房间的职工宿舍大楼。为了解决部分村民住房难问题,村集体投资116万元,建起26套廉租房,使26户家庭不再为住房问题发愁、苦恼。2007年,投资700多万元,把第一老人公寓改建成建筑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的七层河滨花苑……

   杨成涛还努力为村民办好社会福利,不断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在他的直接努力下,宜一村在全县第一个实行养老补助金、村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市第一个实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在全省第一个实行村级廉租房、村级低保制度。

   “公生明、廉生威。”20年来,宜一村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迅猛发展,作为全村带头人的杨成涛,在党内是党委书记,在经营上是经济合作社社长,每年经他审批的资金数额多达几千万元。但他并没有因权力大、经济来往多而冲昏了头脑,始终把“不谋私利、不搞特权、不搭空股、不欠公款”作为他自己廉洁自律的准则。几年来,直接向该村征地的项目就有48宗、280多亩,许多单位和企业为求给予征地方便纷纷上门,有的送红包,有的送礼物,他都一一拒收。宜一村进行新村规划建设、落实征地政策、安排村民建房,涉及地基200多间,他没有从中为自己和亲朋好友安排一处“特殊”的地基。

   当群众需要帮助之时,杨成涛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多年来,受他资助的村民多达40多人次,资金累计达30多万元。每年他还拿出2000元资助挂钩一位大学生。2006年8月,他带领党员到“桑美”强台风重灾区金乡河尾垟村义务清理废墟,积极发动党员为灾区捐资5万元,自己带头捐资3000元……当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他带头捐资1.25万元,发动全村捐资9.5万元,支持灾区重建。

   面对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起跑线上,杨成涛始终恪守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政治上清醒坚定,不摇不摆;工作上清清楚楚,不错不乱;经济上清清白白,不贪不占;人格上堂堂正正,不攀不奢”,始终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全省动态 更多...

·浙江省2013年第二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2013年第一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廿天程序 五天走完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网上办事 一单搞定
·浙江省直机关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
·浙江省直机关开展专项行动 严纪律 正作...
·援青干部如格桑花绽放海西 3年来为第二...
·【专题】2013年第一季度创先争优闪光言...

系统传真

·浙建党员职工在阿尔及利亚 你的热情,燃...
·省委纪念建党91周年及创先争优活动表彰...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组赴省属企业督查...
·杭钢转炉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硕果
·机场公司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长广集团“二个五”推动整改提高晋位升...
·浙商集团开展网上投票推荐“两优一先”...
·沪杭甬公司党委“六项工程”推进基层组...

地市行动

·德清县百余名年轻干部赴“三重一线”实...
·龙湾发挥党组织党员先锋作用 为雅安籍职...
·从联村到包村 兰溪游埠镇争当“全科干部...
·常山芳村镇开通为民办事联动快速反应专线
·湖州南浔区千名干部每周公开“晒工作”
·陈铁雄:情系山区访农家
·泽国个体协会党员街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
·上虞市质监局开展党员干部新春教育周活动

视频播报 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