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普陀区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围绕打造服务型基层党员队伍这一基础性工作,创新工作载体,构建“三服务、一监督”机制,推动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
一、构建多对一服务机制,不断完善网格党小组服务体系。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开展,深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在不打破原有组织设置架构的基础上,把乡镇(街道)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将所有居住在网格所在区域有行动能力的党员纳入网格党小组(党员活动小组),并由乡镇(街道)干部、社区(村)干部、民警、医生、教师等组建相应的服务团队,点对点、面对面地联系服务群众。在活动中,坚持“群众所愿、党员所能”原则,根据网格党员年龄、行业、专业特长、综合素质等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党员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东港街道、勾山街道以主持公道正义、关注社区焦点、融洽邻里关系等为主题,组织网格党员主动参与社区创卫、扶贫帮困、邻里纠纷调解、小区自治管理等活动,进一步亮出党员身份,展示党员风采。沈家门街道、六横镇积极组织社区内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加入各类自治组织,帮助解决自治组织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使他们成为自治组织的骨干,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员、正面舆论的引导员。目前,全区共建立网格党小组(党员活动小组)1094个,有4559名党员参与其中。
二、构建志愿服务机制,大力推行“双角色双争优”管理。对于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下属部门等所有居住在城市社区的在职党员,要求其加入居住地所在网格的党员活动小组,每年参加网格党员活动小组活动2次以上,为本社区做1—2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提出1条以上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等,充分发挥党员示范表率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了在职党员社区报到、身份公开、定期活动、考核评议、表彰激励等五项制度,督促在职党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双角色双争优”活动自5月份开展以来,目前已有7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2500余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到,并根据“党员所能、群众所愿”的原则,自愿认领了党建指导、扶贫帮困、法律援助、治安巡逻、文化宣传、环境卫生等岗位。
三、构建多元服务机制,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对于不在乡镇(街道)行政、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村)、经济合作社中担任职务的渔农村党员,由社区(村)设置合适岗位,通过党员认领岗位、明确职责的形式,组织引导党员在岗位上发挥引领服务作用。在岗位设置方面,注重发挥无职党的一技之长,尊重党员的自主愿望。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设置了民情收集岗、纠纷调解岗、政策宣传岗等,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结合重大项目建设,设置了项目宣传岗、征地拆迁岗等,通过无职党员带头引导广大渔农民支持发展、配合重大项目的落户和顺利建成投产。在职责落实方面,坚持“适宜、适时、适度”,原则上要求每一位履岗的无职党员完成社区(村)党组织交付的2—3项任务,为网格内群众办好1—2件实事、好事。在考核激励方面,对在设岗定责中表现特别优秀的党员列入社区(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与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评议结果与党员评优奖惩相挂钩。目前,这项工作已在50个渔农村社区全面铺开,约3000余名渔农村无职党员认岗履职。
四、构建服务监督机制,广泛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结合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及“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扎实推进党员服务群众公开承诺活动。全区基层党支部根据村情向群众承诺一定时期内要办的主要事项,制定兑现承诺的措施;村委班子按照工作职责,向群众承诺如何发挥作用,当好“领头雁”以及年度内要为群众办的实事;干部党员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承诺为群众办什么具体的事;普通党员定责结合个人实际承诺力所能办的事。党员承诺事项及兑现承诺时限需经过各级党组织的审核、汇总,通过召开党支部会议,确定党员正式承诺事项,并通过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承诺得出、兑现得了,使每个党员一诺千金,言出必行,取信于民。各乡镇(街道)也结合各自实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探索创新了党员服务群众、践行承诺的有效载体和办法,朱家尖街道建立了公开“报诺”、组织“审诺”、大会“定诺”、集中“示诺”、扎实“践诺”、民主“评诺”等六大考评相结合的“六诺”考核机制,着力打造“承诺内容好、履诺过程好、践诺效果好”的三好党组织和党员承诺标兵。目前,全区13000余名党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作出了具体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