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三项措施扎实推进“双争一满意”创先争优活动
为认真贯彻全省“之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精神,我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双争一满意”即争做创业敬业先锋、争创服务管理品牌、让党员和群众满意作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三项推进措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体现本地特色,着力构建“1+9”目标任务体系。5月12日,市委办公室转发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对整个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作出明确规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坚持贴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构筑起体现富有特色的“1+9”目标任务体系。“1”即一个总体目标,把“双争一满意”作为我市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以此为要求创建200个基层党建工作市级示范点。“9”即九个分类创建目标,结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党员的岗位特点,在全市农村、城市基层、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高校、机关单位和科研、文化、卫生、体育、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等事业单位以及离退休干部组织等九类基层单位,分别组织开展创建“新农村建设先锋”、“文明和谐先锋”、“转型发展先锋”、“活力和谐先锋”、“诚信服务先锋”、“育人成才先锋”、“廉洁高效先锋”和“三服务”、“五好”创建九项活动。“1”概括了这次活动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9”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工作载体,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总分结合、层次清晰的目标任务体系。
二是突出服务主题,集中开展全市性“七大行动”。按照省委的相关部署,我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始终突出“服务”主题,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了便于基层操作,我市专门设计了“服务素质提升”、“岗位创业奉献”、“城乡结对共建”、“爱心志愿服务”、“组织设置优化”、“服务平台拓展”和“服务品牌创建”等七大行动,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分类创建目标要求,统一组织实施。比如,通过实施“爱心志愿服务”行动,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各乡镇(街道)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采取志愿服务团、义工队、“党员服务广场”、“志愿服务一条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开展爱心服务活动,并确定每年七月为全市“党员志愿者集中服务月”;通过实施“组织设置优化”行动,以“上提下分”为要求,结合我市行业协会众多且影响力较大的实际,着力构建“1+N即行业协会(商会)+会员单位”模式的党组织工作网络;通过实施“城乡结对共建”行动,在扎实推进“百个市直单位结百村”、“千企千村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百侨百会助百村联千户”等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城镇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发达地区党组织和欠发达地区党组织的结对共建活动。今年年底前,县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党组织,都与1个以上村(社区、企业)党组织结成对子,市直有关单位专门组织100个党支部结对帮扶100个农村党支部,对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党组织逐一制定落实帮扶计划。
三是强化示范带动,注重培树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根据我市各领域党建工作基础不一、发展不均衡等实际情况,坚持把“培植典型、示范引路”作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方法。要求全市基层党组织抓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结合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实际情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培育典型、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对实践中已取得成效的服务载体和措施,如深化“示范村”创建、设立“周二集中服务日”、施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评选“活力和谐企业”、实施社区党建“四位一体”、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创设“远教广场”等做法,做好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在形成和强化服务品牌上下功夫;对服务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整改和完善,并加大探索力度,找准创新点和突破口,强化新举措、彰显新成效、形成新亮点。争取今年全市创建示范村500个,示范社区50个,非公有制企业区域化党建示范点50个,新社会组织党员服务奉献岗50个。在此基础上,到2012年底前,每个县(市、区)都有10个市级以上(其中至少1个为省级以上)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基础较好的县(市、区)争取成为“示范区”,涌现出一批“示范带”、“示范片”、“示范块”,促使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实现一个大的飞跃。